陳留,郡守府內,張超面露焦急;五日前,河北使者來到陳留,協商借延津渡過黃河,兵進河南尹。
對于雄踞河北的趙云,張邈是極為忌憚的,他既不想得罪趙云,又害怕趙云假道伐虢。
所以,張邈一開始就猶豫不決。
而沒過兩天,曹操就派人來了,讓張邈增兵延津阻白袍軍于河北。
按理說,以張邈與曹操的關系,張邈是會聽曹操的,增兵延津阻白袍軍過河。
但是,一聽曹操那命令的口吻,張邈心中極為不爽。
要知道,張邈可是一個做大哥很多年的人,且在天下有著八廚之一的美名。
而曹操是誰?
一個曾經靠自己罩著的小老弟。
而今,身為老大哥的張邈,居然被曾經的小老弟命令,這讓張邈非常不爽,也感覺非常丟臉。
自己居然混到,被曾經小弟命令的地步了。
為此,巨大的心理落差,令張邈又猶豫了,他自問:我張孟卓,難道真要聽他曹阿瞞的嗎?
猶豫不決的張邈,看向自己弟弟張超,為難道:“孟高,你說為兄該怎么辦?”
張邈深知,一旦聽曹操的,他不僅丟臉,還得罪了趙云,到時候趙云豈會放過他?
而以他區區陳留一郡的實力,根本無法抵擋趙云。
但若是借出延津,讓白袍軍過了河,那么他違背了曹操,以后二人可就不能回到以前了。
所以,張邈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張超一愣,他雖然讓自己兄長二選一,但他也不知該如何選擇,因為不管怎么選,勢必都會得罪一方。
而他們實力薄弱,任何一方又都得罪不起。
見張超沉吟不語,張邈嘆息一聲道:“這些年,吾張孟卓與人為善,從未侵他人寸土,本以為能茍存于世!”
“然,天下洶洶,禍不離身;前有呂布欺我,后有袁公路掠我,今趙云欲來,我當如何自處?”
張超依舊默不作聲,這些年天下諸侯互相兼并,已經形成數個實力強大的諸侯,特別是在大河南北,只有他兄長最弱。
雖然他們一直沒有入侵他人,但一直都被欺負,當真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兄長,與其夾縫求存,不如擇一而投!”
說實話,當今天下的格局,張超覺得以他兄長的一郡之地,是完全看不到希望的。
而且,陳留地處中原腹心,乃四戰之地。
照當今這個局勢走下去,陳留早晚被人吞并。
與其如此,張超覺得不如選擇一個強大的諸侯投靠算了,這樣至少比敗亡后,投降強。
其實,張邈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如果現在主動投靠一方諸侯,肯定能得到對方的禮遇,若是等人家殺上門才投降,那就相當于是階下囚。
“孟高,那咱們投誰?”
張邈雖然不舍手中的權柄,但他也有自知之明,決定放棄諸侯的身份,投靠一方諸侯。
“兄長,誰最強大,咱們就投誰!”
一聽此言,張邈心中已有答案;當今天下,若論兵力,當屬豫州袁術最多,擁兵三十余萬,不過袁術連曹操都打不過,一敗再敗,虛有其勢。
但要說整體實力最強,當屬河北趙云。
這些年,趙云下并州、定幽州,逐袁紹,雄踞大河以北。
而今,眼看又要滅掉不可一世的呂布。
所以說,河北趙云絕對是當今第一諸侯。
“孟高,速請河北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