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看過書信后,非常振奮,當即就要再次興兵找曹操報仇雪恨。
但閻象卻連忙勸阻,閻象說如今趙云外震諸胡,內踞河北,兵強馬壯,已是天下第一諸侯。
而今,呂布又被趙云打得大敗,傾覆只在旦夕之間。
若是我們出兵攻打曹操,就幫趙云牽制了曹操,使得曹操無法救援呂布。
那么呂布必將敗亡。
屆時,趙云吞并呂布領地,兵鋒踏足中原,必將危及我方,可謂是唇亡齒寒。
所以,閻象的意思是,像青州袁紹那樣,作壁上觀。
但閻象的對頭楊弘,馬上反駁閻象,楊弘說首先我們與河北乃是盟友,理應攻守互助,既然趙云已派使者相邀,那么就應該出兵牽制曹操,協助盟友。
再則,北邊有白袍軍牽制曹操,正是我們從曹操手中收復失地的良機。
一聽此言,袁術非常贊同,他也覺得,這是一個趁機收復失地的機會。
況且,這兩三年袁術被曹操打得太慘,一心找曹操報仇雪恨。
于是,袁術以橋蕤為大將,楊弘為軍師,揮軍十萬,對外宣稱二十萬,第三次向梁郡逼近,誓要找曹操報仇雪恨,奪回失地。
此刻,袁術麾下十萬大軍已抵達苦縣,即將對梁郡發起攻擊……
…
苦縣縣署內,袁術麾下大將云集,金盔金甲的袁術,高坐堂上。
“諸位愛卿,據探子來報,曹仁退守睢陽,欲以睢水阻寡人兵鋒!”
睢陽是梁郡治所,位于睢水北岸;自從兩年前曹操占據梁郡后,任曹仁為梁郡太守,駐守梁郡。
如今,袁術攜十萬大軍殺向梁郡,因梁郡地處平原地帶,曹仁只能暫避鋒芒,放棄睢水以南數城,退守睢陽,以睢水阻擊袁術。
濟濟一堂的大廳中,隨軍軍師楊弘躬身出列:“大王,現今時值盛夏,睢水大漲,曹仁正是看準這一點,以為屏障!”
袁術微微頷首,曹仁退守睢水以北,就是想用睢水為屏障,但現在睢水河水大漲,他想要跨過睢水確實不容易,看向楊弘道:
“那愛卿覺得,當如何兵進睢北?”
廳中眾將亦齊齊望向楊弘,如果不能解決橫在前方的睢水,真是一個大麻煩;而且這兩年,他們一直被曹軍吊打,哪怕現在人多勢眾,軍中將士也有點忌憚對方。
其實,不止袁術麾下將領有這種心理,袁術本人也有這種心理;他雖然很狂,但這兩年在曹操手上一敗再敗,豈能沒有心理陰影?
要不是這次有趙云相邀,袁術是不敢出兵的。
楊弘拱手一揖道:“大王,北邊傳來消息,據說陳留張邈已放開延津,讓白袍軍渡過大河。”
“由此可見,張邈已倒向河北,故而,我軍何不從陳留借道,跨過睢水?”
在袁術的謀臣中,有兩個派系分別以閻象、楊弘二人為首;閻象多謀善慮,才智非凡。
而楊弘雖然也是智謀之士,但與閻象相比就略顯不足,為此內心中頗為忌妒閻象,時常針對閻象。
這次閻象勸阻出兵,楊弘就支持出兵。
當然,楊弘也覺得這是一個功成之后,壓過閻象的機會。
所以,在出兵前楊弘就做足了功課,也進行數次推演。
就在昨日,他聽聞陳留張邈已倒向河北,頓時有了跨過睢水的策略。
因為橫在前方的睢水發源于陳留,而陳留就在陳郡正北面,兩地接壤,那么他們何不派一支兵馬,從陳留繞過睢水,包抄睢陽?
袁術聞言大喜,暗道:是啊,我咋忘了張邈已投靠趙云?
袁術喜道:“愛卿所言大善,元盛即刻率軍三萬北上陳留!”
“諾!”
廳中,大將橋蕤轟然應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