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看陳留東部防線后,趙云在第二天接上兒子趙胤,返回了郡治陳留城。
郡守府內,趙云將原陳留督郵阮瑀,招到面前。
阮瑀,在演義中名聲不顯,但在正史上,卻是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一。
而且,阮瑀還是老丈人蔡邕的弟子,曾被蔡邕稱為奇才。
有了這層關系,趙云對阮瑀自然更親近!
現在將阮瑀叫來,趙云是打算派阮瑀去一趟江東。
雖然趙云不知道曹操已派人勸和劉備、孫策二人,但他也從未忽略,最近在江東打得火熱的孫、劉二人。
不過,趙云的目的與曹操相反,他希望江東繼續亂下去,最好孫策與劉備拼個你死我活。
趙云對儒雅俊朗的阮瑀,鄭重道:“此事就勞煩元瑜跑一趟丹陽,告訴孫策,我從未忘記,當年與其父共伐董卓的盟友之情!”
“諾!”
阮瑀躬身應命,對于做官,他其實沒有什么興趣,因為他更喜歡做文學,但趙云可是自己恩師的女婿,他豈能拒絕?
同時,阮瑀也有好多年沒見蔡邕了,打算從江東回來后,就去河北拜見恩師。
…..
揚州,秣陵。
秣陵隸屬丹陽郡,位于丹陽郡北部;在始皇帝一統天下前,這里叫金陵。
據說戰國時期,楚威王滅了越國后,站在一座高山上俯瞰自己打下的新疆土,忽然發現盧龍山一帶,有紫氣直射北斗,照亮天際。
為此,楚威王大驚,認為此地的王氣,竟勝于國都郢城。
于是,楚威王命人在盧龍山一帶埋下金石,以此壓制這里的王氣,遂名金陵邑。
其后,始皇帝嬴政一統天下,在始皇帝人生最后一次巡游天下時,路過金陵。
始皇帝身邊的幾術士,一見金陵山勢峻秀,王氣氤氳,真是越看越害怕,便對秦始皇說金陵有天子氣。
適時,又有一名術士見前方一座山,山頂頂部平整如削,四角方正,就像上天蓋下的印章,連連驚呼這里是風水寶地。
始皇帝是越聽越驚心,正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帝,他豈能容忍金陵有王氣存在?
于是,始皇帝派人開鑿金陵山,引水流貫穿金陵,意欲使金陵的王氣,隨同流水泄散,無法匯聚。
接著,又在方正山上立碑,說山中埋有黃金,誘使當地百姓去山中挖黃金,導致成群結隊的百姓,長年累月的漫山亂挖,破壞了金陵的王氣。
但是,做完這一切,秦始皇還是忐忑不安,認為金陵這個名字太過貴氣,遂又把金陵改名叫秣陵。
而“秣”是草料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金陵這個地方,只配種植養馬的草料,永世不得翻身。
時至漢末,金陵易名秣陵,已有四百年;這四百年來,秣陵就像他的名字一樣,變得默默無聞。
不過,從兩個月前,也就是孫策向袁術請命討伐逃去江東,霸占江東的劉備開始,秣陵就成了孫策和劉備拉鋸的關鍵點。
而說到孫劉二人爭奪江東,就不得不提劉備的跑路史。
去年年底,徐州牧陶謙在苦苦抵擋袁紹入侵時,突然遇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