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王,其實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不說趙云之前的布局,就是趙云確定稱王決議后,都有一大堆事情。
首先,官府要在邯鄲城南北二郊、設天壇、地壇,作為稱王大典時,告祭天地。
然后,官府還要準備稱王大典上,所需一切物品,比如王印、王袍、玉笏、斧鉞….等等。
同時,麾下官員還要與趙云,按照周禮,演練稱王流程….
而典韋,也要帶著虎衛,排練儀仗…..
此刻,位于邯鄲城西南,緊挨邯鄲城的趙王城內,就在上演一幕幕排練…..
這里需要說一下,趙王城不是一座簡單的王城,而是由北西東三座宮城,平面呈“品”字形組成,其總面積高達500多萬平米。
而三座宮城中,北城最大,東西長三里(漢代一里約417米),南北寬四里,周回十四里,其規模比一般縣城還大,里面亭臺水榭,宮殿成群,美輪美奐,在趙云稱王后,北城將作為九寺五監,以及禁軍駐地。
而東城,是趙王城中,規模最小的宮城,南北長四里,東西寬兩里,周回十二里,將是三省六部官員處理政務的地方。
最后,是西城,平面呈正方形,大小僅次于北城,又因西城倚靠西山,是三城之中地勢最高的宮城。
置身西城,不僅可以俯瞰北城、東城,還能看到東北方位一覽無余的邯鄲城。
故而,西城是趙王城最核心的宮城,也是趙王城最耀眼的地方。
西城內,宮殿高聳入云,金頂耀目,盡顯王的尊榮與無上權威。
在趙云稱王后,西城將是大明百官上朝,以及趙云處理政務、發號施令的地方。
此刻,趙云就在西城奉天殿大殿內,與百官彩排稱王流程….
時間一晃過去三日……
今天已是八月二十,距稱王大典只有十五天。
在昨日,阿奴為趙云誕下一子,因趙云與阿奴相識于朔方,遂為第八子取名趙朔。
但是,趙云沒有時間多陪阿奴母子,一大早在虎衛拱衛中,一大群人浩浩蕩蕩趕往靈丘….
因為稱王大典中,不僅要祭祀天地,還要祭祀祖宗。
那么,趙云就需要親自去靈丘,請趙武靈王的英靈。
然后,將趙武靈王的靈位,供于新建在邯鄲的趙氏宗廟。
當然,隊伍里不止趙云,還有趙氏新任族長趙風,以及趙云嫡長子趙胤、次子趙霆、三子趙起,其他五子因年紀太小,倒不用跟來。
而趙念,因是女子,也不必跟去。
“阿父,孩兒昨日與母親去迎接外祖父,外祖父沒有說什么!”
馬車里,今年已經五歲的趙起,說起了昨日趙云對他的吩咐。
原來,昨日是上谷太守蔡邕回邯鄲的日子;對于蔡邕,趙云是非常尊敬的,但這位老丈人一心念著漢室,老是抓他違越禮制的地方。
于是,在五年前,趙云就把老丈人蔡邕調去上谷當太守,這樣翁婿倆隔得遠,就少些摩擦。
但如今,他稱王在即,躲是躲不過去了。
另外,趙云還打算讓蔡邕擔任趙國的第一任太學大院士。
所以,趙云把蔡邕調回了邯鄲。
但是,老丈人對他稱王是什么態度,他可拿不準。
于是,在昨日蔡邕抵達邯鄲時,趙云讓蔡琰帶著第三子趙起,去迎接的同時,再探探蔡邕的態度。
一聽兒子說,蔡邕沒說什么,趙云問道:“你外祖父見到你時,是什么表情?”
雖然蔡邕沒說什么,但表情總有吧?
而一個人的表情,往往能表露其態度。
趙起歪著小腦袋瓜,回憶道:“外祖父一見我,就把我抱懷里,他與沮公他們寒暄后,就去了阿父安排的府邸….”
“你有沒有在你外祖父面前提為父?”趙云又問道。
“提了,孩兒說,府邸是父親親自安排的!”
“那你外祖父怎么說?”
“外祖父沒有說話,就進去了!”
趙云微微點頭,他是了解蔡邕脾氣的,如果蔡邕很抵觸他稱王,必定不會進他親自安排的府邸。
由此看來,蔡邕應該是默許他稱王了,因為漢室正統早亡了,天下又有袁術、呂布、袁紹等人早已稱王。
難道,蔡邕還看不明白,天下的形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