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身后禮服官員中,突然驚起一聲大呼;此人就是趙云的老丈人蔡邕,他當年在洛陽皇宮,是見過傳國玉璽的。
當趙云捧起玉璽那一刻,他就發現那竟然是傳國玉璽。
蔡邕滿臉不可思議,當年何進殺入皇宮后,傳國玉璽就失蹤了,他可聽聞,當時董卓為此還刻了一枚假的傳國玉璽,把持朝堂。
讓他沒想到的是,失蹤數年的傳國玉璽,竟然以這種神奇的方式再現?
一眾官員聽此印竟是傳國玉璽,無不心懷激蕩,上天將失蹤數年的傳國玉璽賜于自家大王,那不是寓意著自家大王受命于天嗎?
“臣賈詡,叩請大王,順應天命,晉皇帝位,以正大統!”
“臣沮授,臣趙該,叩請大王,順應天命,晉皇帝位,以正大統!”
就在一眾官員愣神間,賈詡、沮授、趙該三人,當先跪地拜倒。
而賈詡三人,乃是趙云麾下百僚之長。
一眾官員,頓時反應過來,齊齊拜倒:“臣等叩請大王,順應天命,晉皇帝位,以正大統!”
祭壇下的百姓,雖然看不清趙云手中拿的是何物,但聽祭壇上一眾官員,齊齊叩請趙云晉皇帝位。
他們亦如潮水一般拜倒,山呼:“吾等叩請大王,順應天命,晉皇帝位,以正大統!”
祭壇下方,觀禮席上,楊弘、橋蕤目瞪口呆,他倆腦瓜都有點跟不上節奏了,趙云的稱王大典,怎么又變成稱帝了?
這他娘的完全不按套路啊!
而草原十八鮮卑首領,倒覺得沒什么,不管趙云稱王還是稱帝,都是他們的天可汗。
于是乎,趙云這場稱王大典,出人意料地變成了稱帝大典。
祭壇下方十數萬軍民,跪地三呼:“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隨后,身系傳國玉璽的趙云,在一眾官員簇擁中,前往邯鄲城北的地壇,祭祀地母。
這時,觀禮百姓終于知道神鷹進獻的是什么東西了,原來是代表天命的傳國玉璽。
一時間,神鷹獻璽的消息,在百姓中四散傳開,所有百姓都認定,趙云是上天選中的天命之人。
不然,神怎么會派神鷹把傳國玉璽獻給我們的陛下?
這一下,趙云稱帝具備了,王權神授的合法性與神圣性!
不久后,趙云在百官簇擁中抵達邯鄲城北郊的地壇。
地壇下,四面八方,依舊是人山人海。
這時,趙云頭上戴的平天冠,不再是代表王的九旒,而是戴上了代表帝王的十二旒平天冠。
只見,趙云沿著地壇石階,一步步登上壇頂,盡顯帝王之威。
而祭地,相比于祭天要簡單一些,主要是祈禱地母佑護大明,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