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穹頂忽然傳來清越鈴音….
眾人抬頭望去,但見殿梁垂下百尺鮫綃,十二名胡璇女踩著鼓點翩然而落…..
金鈴系在雪白足踝,隨著旋轉在燈火中劃出流光…
騫曼看得癡了,酒水灑在繡著纏枝蓮的錦墊上猶不自知。
“.....故漢家有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趙云擊掌,內侍捧上十八方錦盒,呈向諸部首領。
“此去路遙,諸位可攜此物以御風雪。\"
錦盒開啟的瞬間,羊絨大氅的暖香彌漫殿宇…..騫曼撫摸著比云朵更柔軟的織物,突然想起,今年至邊關互市的部民說在明國商人那里見到一種叫“棉衣”的東西。
當時,他嗤笑漢人嬌氣,此刻卻將臉深深埋進絨毛,貪婪呼吸著中原陽光的味道。
就在沒鹿回部首領竇賓向趙云敬酒致謝時,趙云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諸位大汗,朕偶然聽聞,我大明的商人,都喜歡至沒鹿回部落買賣貨物?”
聞言,諸部首領停下了吃喝,確實從今年初互市開啟,明國的商人都喜歡去雞鹿塞外的沒鹿回部。
為此,他們還有點羨慕嫉妒恨,畢竟商人來得多,他們賣的東西更能賣得起價,買,也能買到更實惠的東西。
“那諸位大汗可知,我大明的商人為什么都喜歡去沒鹿回部嗎?”
諸部首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個問題他們以前想過,剛開始還以為沒鹿回部低價出售各種皮貨,然后高價買明國商人的貨物。
結果一打聽,人家沒鹿回部的皮貨賣得并不比他們低,而且買到的東西也不貴。
于是乎,他們就搞不懂明國商人為什么就喜歡去沒鹿回部交易?
“沒鹿回大汗,你告訴諸位大汗,我大明的商人為什么喜歡去你的部落?”
竇賓望了一眼趙云,又看了看一眾望向他的諸部首領。
今年,他的部落確實很熱鬧,堆積的皮貨不僅賣了一個好價錢,而且還買到很多物美價廉的貨物。
不過,他也不怕其他部落知道,他的部落為什么這么吸引明國商人,對趙云拱手回道:
“回可汗,小王的部落,人人知漢禮,說漢話,故而,大明的商人覺得與我部親近,便都來我部!”
其實,一看竇賓的名字,就能看出竇賓并非純正的鮮卑人。
因為,竇賓的祖上乃是兩漢頂級豪門扶風竇氏。
不過,扶風竇氏在兩次外戚斗爭中失敗后,走向了衰落。
第一次是在一百多年前,外戚竇憲,把自己給牛逼沒了。
說起竇憲,就不得不說東漢的巔峰戰績“勒石燕然”。
而勒石燕然的主人公,就是竇憲,是他把北匈奴打得逃竄歐洲,徹底將匈奴人趕出蒙古高原,完成了勒石燕然的壯舉。
在當時,外戚竇憲因立下勒石燕然的壯舉,極其囂張跋扈。
而其妹章德皇太后,又因下水道堵塞,就找了個叫郭舉的美男幫忙疏通。
水道疏通后,章德皇太后就想干掉養子漢和帝劉肇,遂與其兄竇憲合謀。
結果,漢和帝棋高一招,竇氏兄妹失權,直系親屬也遭到連誅,予以了扶風竇氏一記重擊。
不過,當時竇憲的幼子在邊軍中,逃過了朝廷誅殺,帶著其父舊部,憑借其父勒石燕然的威望,收攏了一些鮮卑小部落,組建了“沒鹿回”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