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吳城北門外,百姓夾道,熱鬧非凡。
這是劉備特意命簡雍安排的盛大場面。
每一處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道路兩側每隔十步便插著一面繡有“漢”字的赤色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城門上方,懸掛著嶄新的紅綢,在陽光下泛著喜慶的光澤;就連維持秩序的兵卒都換上了嶄新的鎧甲,腰間佩刀擦得锃亮。
“主公,一切都已準備妥當。”
簡雍快步走到劉備身側,低聲稟報,他今日特意換上了一襲深藍色官服,腰間玉帶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劉備微微頷首,目光掃過眼前盛大的場面。
他今日身著一襲絳紫色錦袍,腰間系著金絲玉帶,整個人顯得格外威嚴。
這身裝束是他特意為今日準備的,既要彰顯漢室宗親的尊貴,又要體現一方諸侯的威儀。
“江東民心如何?”劉備低聲問道,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印綏。
簡雍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百姓對主公無不稱贊,這幾日城中都在傳頌主公在秣陵大敗孫策的戰績,都說漢室有望了。”
劉備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
他深知,這場盛大的歡迎儀式不僅是為了迎接朝中天使,更是要向江東百姓傳遞一個明確的信息。
那就是,大漢的皇帝還在,大漢才是正統。
而盤踞河北的趙云,不過是叛漢的偽帝罷了。
“時辰差不多了,出發吧。”
劉備整了整衣冠,率先邁步向城門走去。
身后,張飛、糜竺等一眾文武官員立即跟上,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肅穆與期待。
城門外,百姓們的喧嘩聲更大了….
有人踮起腳尖張望,有人交頭接耳議論,更有孩童騎在父親肩頭,好奇地打量著這支威嚴的隊伍。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節日般的喜慶氣息,仿佛這不是一次簡單的迎接,而是一場關乎江東未來的盛典。
然而,在這看似歡樂的人群中,有三雙眼睛正閃爍著仇恨的光芒。
“看,那就是劉備。”
三人中最為年長的男子將聲音壓的極低,他身材瘦削,面容陰鷙,雙眼中燃燒著刻骨的恨意。
他叫許忠,是已故吳郡太守許貢最信任的門客。
身旁兩名同伴聞言,身體都不由自主地繃緊了。
其中一名臉上有刀疤的漢子,咬牙切齒,“就是這個偽君子害死了主公!今日定要他血債血償!”
“小聲些!”
第三人名叫許義,急忙壓低聲音制止,他看似最為年輕,但眼神卻最為冷靜,“按計劃行事,切莫打草驚蛇。”
三人隱蔽在人群中,衣袖下各自藏著一把精巧的淬毒小弩。這弩不過巴掌大小,卻能在二十步內取人性命。
弩箭上涂抹的是來自山越人的毒箭木,無藥可解。
這三人,就是歷史上因刺殺孫策而留名史書的許貢三門客。
如今,因趙云異軍突起,完全攪亂的歷史,使得許貢沒有死在孫策手上,卻死在了劉備的手上。
自然而然的,劉備成了許貢三門客的仇人,他們立誓為故主許貢報仇雪恨。
過去數月,這三人一直在尋找刺殺劉備的機會。
奈何劉備行蹤謹慎,且大多時間都在軍營中,讓他們無從下手。
直到三日前,他們偶然聽聞劉備將在吳城外迎接朝中天使的消息,這才看到了復仇的希望。
“他來了!”許忠低聲道,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
只見,劉備率領眾文武已走出城門,正沿著鋪了紅毯的官道緩步前行。
他面帶溫和的笑容,不時向兩側百姓點頭致意,盡顯親民之風。
陽光照在他那標志性的長耳上,映出一圈淡淡的光暈。
許勇的手已經摸到了袖中的小弩,卻被身旁許義一把按住:“別急!距離太遠,且有甲士護衛,一擊不中反而壞事。”
果然,就在劉備即將進入小弩射程時,城門內突然奔出兩列全副武裝的甲士。
為首一員大將豹頭環眼,燕頷虎須,手持丈八蛇矛,正是萬人敵張飛。
“都給俺讓開!讓開!”
張飛聲如洪鐘,震得附近百姓耳膜嗡嗡作響。
他指揮甲士迅速在道路兩旁列隊戒嚴,更有數名身材高大的甲士手持盾牌,將劉備團團圍住,完全遮擋了刺客的視線。
“該死!”許勇恨恨地咒罵一聲,額頭青筋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