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防怒目微闔,胸口劇烈起伏著,像只受傷的老獸。
“若沒有,就退下!”
“孩兒告退!”
司馬懿深吐一口氣,他雖不愿投降,但他不能背上不顧生母死活,不顧兄弟死活的不孝不義之名。
室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連燭火都停止了跳動。
邁出房門的一瞬間,秋夜的寒風撲面而來,吹散了司馬懿心中郁結。
他忽然想起少時讀過的《韓非子》——“夫龍之為蟲也,可擾狎而騎也”。
可見,即便是條龍,終究也要先低下高傲的頭顱。
……
五日后。
華陰城頭的“秦”字旗,在蕭瑟秋風中緩緩降落…..旗桿摩擦發出的吱呀聲,宛若垂死者的嘆息。
城下,司馬父子身著素服,向大司馬賈詡上交關中印綏,正式向明國投降。
而公交車張寧,這個見風使舵的投機者,自然不愿跟著失勢的司馬防。
當夜,張寧帶著手下黑山賊將趁著月色西遁涼州,馬蹄聲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晰……
然而,張寧這樣的小角色,很難引起賈詡的注意。
此刻,這位明國大司馬正站在華陰城頭,展目關中大地。
隨即,之前屯駐河東的兩萬白袍軍,在賈詡一聲令下,浩浩蕩蕩進駐關中….
….
數日后。
關中,陳倉。
賈詡接手京兆尹長安后,馬不停蹄趕來了陳倉這座軍事重鎮。
秋日的陽光照在城墻上,將夯土染得金黃,但這份溫暖卻驅散不了空氣中彌漫的肅殺之氣。
陳倉位于關中平原西端,坐落在渭水與秦嶺之間,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城墻上的每一塊磚石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戰事,比如漢初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奇謀,就曾在這里上演。
另外正史上,曹操占據關中后,討伐張魯也是從此地出兵。
而史上諸葛亮北伐一輩子,也未能攻克這座堅城。
如今,鎮守在此的秦軍大將是宋憲,一個滿臉風霜的老行伍。
同時,之前在河東高平關外吃了大敗仗的侯成,也在這里。
自從二人得知呂布被趙云截殺于魯陽的消息后,二人雖有點難以接受,但二人更關心自己的未來。
數日前,二人甚至密謀起兵除掉司馬父子,以此向趙云投誠。
但后來聽聞司馬父子已準備投降,二人才按下了起兵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