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升還想再問,這時卻被鑿擊聲打斷,心神立刻被聲音吸引,很快陷入到某種奇妙狀態。
日落月升,一天轉瞬即逝。
暮色降臨,趙升恍然回過神來,只覺周身舒暢輕快之極,仿佛脫去了一層無形桎梏。
不知不覺間,意志心光有了不小提升,修為竟也悄然突破至返虛二重。
放眼望去,天地虛空之間憑空多了無數“漣漪”,
有些“漣漪”混亂無序,看上去十分不和諧。
有些“漣漪”卻涇渭分明,時刻遵循著某種規律不斷擴散,收縮。
不同“漣漪”有時會互相干擾、抵消,有時卻會互相融合、增強。
每時每刻,都有無數“漣漪”誕生或消亡,那些黯淡微弱的“漣漪”不斷被更大的漣漪吞噬或泯滅。然后它們同樣被更大更明亮的“漣漪”捕獲。
所見所感的范圍內,存在感最強烈,耀眼奪目的那道“漣漪”,赫然來自大地深處,其大到無遠弗屆,時時刻刻影響著天地間的無數“漣漪”。
趙升瞳孔微縮,心里驚異莫名。眼前的無數“漣漪”,竟是天地萬物的波動概率。
土石等無生命的物質產生的“漣漪”微弱而黯淡,不僅極易消亡,重新誕生也異常緩慢。
雜草樹木的“漣漪”顯得更加活潑明亮,盡管常常消亡,但又極快誕生新的漣漪。
趙升特別注意到,無數土石產生的“漣漪”,竟在宏觀尺度上面構成了一個巨大無比的耀眼“漣漪”,其主體正是腳下的這座無名石山。
觀察了許久,趙升心頭靈光一閃,忽然走到那塊巨石前面,伸手握拳輕輕敲在了石頭“漣漪”最混亂薄弱之處。
咔嚓,咔嚓…
剎那間,巨石內部傳出一陣細密咔嚓碎裂聲,無數裂紋迅速爬滿巨石表面,接著整塊巨石轟然垮塌,淪為滿地碎石。
趙升后退幾步,雙眸異光漸漸退去,天地間的萬千“漣漪”很快從感知中消失不見。
前賢曾云:
太虛氤氳,萬象含章。
物雖蕓蕓,各振玄商。
或若春澗鳴佩玉,泠然清徵;
或似秋壑蕩松濤,渾作宮黃。
金石英華,自吐曜靈之韻;
草蟲微末,亦懷素律之芳。
而在《玉清仙真指玄經》一篇中,也有四句偈語:萬化秉樞機,獨韻蘊坤輿。天地無同籟,大千俱昭蘇!
如今看來,二者皆揭示了“萬物皆有律”的天地至理。
一時間,趙升腦海里靈光如潮,回想起前世開辟洞天的過程,頓時察覺到無數的錯誤與疏漏。
五雷洞天雖說成功開辟,但是洞天的法則循環,卻未能很好的融入萬物頻律。
他過去以為五雷洞天最少可以存在百萬年,現在看來能維持三十萬年不崩塌,已是僥天之幸。
玄靖侄兒當真用心良苦,居然以這種隱秘方式傳授開天辟地之道。
只是……未免太隱晦了吧!
也就是他的底蘊和閱歷深厚無比,要是換做其他返虛修士,只怕一萬個里面也無一人能領悟其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