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歷史
那些本來就位置靠左的人,立刻就看向了兩塊牌子。
而位置靠右的人則看向了大屏幕。
張偉昨天除了租大屏幕,還配套的請了一位攝影師。
他用專業的攝像機拍下的畫面,會實時的同步到舞臺上的大屏幕上。
這樣基本能保證在場的人都能看清牌子上的內容。
“五十多年前,張家村小學設立,第一代張家村人靠著扁擔和鐵鍬,硬生生的在一片空地上建出了幾件校舍。”
“三十多年前,由于房屋老化,張家村小學迎來了第一次重建,在原址上,新一代的張家村人建出了現在的學校。”
“大家看這些照片,里面的一張張笑臉是我們全體張家村人的先輩,是我們在座人的父母、爺爺奶奶......”
此時老校長不知什么時候拿著話筒在展覽牌前講解了起來。
隨著他的講解,眾人這才明白了這三塊牌子上的內容究竟是什么意思。
第一塊牌子上全都是文字,上寫張家村第一次建立和第一次重建的歷史。
而第二塊和第三塊大牌子上,則是這兩次建設張家村小學的時候,村民們留下的珍貴照片。
這兩段歷史張偉是從老一輩人口中以及村祠堂里的石碑上抄下來的,畢竟他年紀才二十出頭,其實對這兩段歷史都只是聽說。
至于照片,則是村委珍藏的。
那時候相機很稀有,再加上這兩件事都意義重大,所以村委對兩批照片都非常珍視。
仔細保存到現在。
即便如此,有些照片還是受了潮,花掉了。
張偉去廣告店讓他們把所有的照片都用高清掃描儀掃描了下來。
又給老照片配上了新的相冊還給了村委。
那掃描出來的電子照片,一份備份到了網盤里,另一份印到了這兩塊巨大的亞克力板上。
明白過來上面的內容后,有年輕點的在上面看到了自己的爺爺奶奶,有的中年人看到了自己的父母。
而一些年長的,在上面看到了自己,或者是自己的鄰居朋友。
嗡的一下,這些有所發現的人不自覺的站了起來,看著亞克力板上的熟悉身影,眼含熱淚。
這上面的人是他們的親人,有的還在世,有的則已經不在了。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他們的歷史。
隨著發現自己熟悉的親人的人越來越多,站起來圍在照片墻上的人也越來越多。
那些年紀大的說起了那時候的事情。
說起了他們沒日沒夜奮斗的時光。
足足四十多分鐘,場面也漸漸平息了下來。
但大家只是回到了位子上,卻依然還在談論著那時候發生的事情。
當年這兩場學校建設,張家村人幾乎就是傾巢而出。
但照相機很珍貴,只拍了一部分照片,拍到了一部分人。
大部分人雖然沒在上面看到自己或者親人的照片,但大部分都聽家里人講過。
所以幾乎所有人都聽邊上年齡大的人講述著,聽的津津有味。
村長想打斷大家亂哄哄的討論,但被張偉制止了。
理由就是要充分喚起大家關于當年建設學校的回憶。
這需要給他們一些時間。
等他們回憶的差不多了,再開始講也不遲。
對于張偉,張有材現在自然是言聽計從。
在他心里,張偉嫣然已經成了類似諸葛亮一樣的,足智多謀的人物。
而這就是張偉計劃的第一環——喚起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