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幾年過去了,官兵竟然還在追捕自己。
鬼門關前走一遭之后,他就死了心,斷了走出大山的想法。
于是就開始在附近的山里到處走訪,想找到一個地方能雕刻一些雕像,也好把自己家族的技法能留給后人。
就這樣他后來來到了現在這座廟坐在的小山這里,用后半生的時間,雕刻出了這些雕像,生生用一雙手鑿出了這個廟。
就這樣他一輩子沒有娶妻生子,就這樣一個人住在荒郊野外,用一把錘子和一把鑿子,在這里鑿了一輩子。
他的經歷讓張偉讀了之后久久無法釋懷。
一位大成的雕刻大師,竟然就這樣默默無聞的在深山里過了一輩子。
簡直就是暴殄天人。
張偉一連給雕像鞠了三個躬這才停下,心緒稍稍平緩。
這時他才思考起了最后一段話。
“吾有遺產寶藏贈予后來有緣之人,得否,皆在機緣”。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這位跟自己一樣姓張的先人,在一個地方藏的有寶藏。
這些寶藏是他送給后來的有緣人的,但能不能得到,那就純看機緣了。
這最后一句話給張偉挑逗的是心砰砰砰直跳。
自己以前也就在電視電影里見過什么藏寶圖,寶藏的,沒想到這一下理想照進了現實。
自己竟然也遇到了先人留下的寶藏。
只是這句話之后還有一句話。
“凡繼承吾之遺產者,皆被視為張氏傳人,需立張氏祖祠,繼承吾之姓氏,弘揚我臨安張氏雕刻技法,否則,必不受列祖庇佑!”
意思也很簡單,就是要拿他的寶藏,那就是承認了做他的后人,以后要改姓張,幫他把他們家族的雕刻技法傳下去。
這個對于別人來說可能是有點難度,可對張偉來說這根本沒什么可猶豫的好嗎。
他本來就姓張啊。
也就是說他連姓都不用改就能繼承這個遺產。
而且本來就是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說不定他們這個西廣本土的,老早以前還真跟張本興同出一脈也不一定。
想到這張偉不由得感嘆起了世界的奇妙。
這位先人姓張,剛好自己也姓張。
前輩把秘密藏在了石雕里,偏偏他就能透視。
前輩自己也說了,“得否,皆在機緣”。
現在看來,被張海云跟自己老爸借錢不還,自己去討債。
張海云耍賴被自己送進去蹬縫紉機。
自己承包他采石場后發現筆記本。
根據筆記本的內容來到泊西村發現了這間廟。
又根據村民們的描述注意到這間廟。
然后今天來探查就發現了廟的秘密。
果然,這個世界能活成什么樣,能有什么成就,除了自身努力,剩下的就像前輩說的,皆在機緣。
回想起種種,張偉心里漸漸生起了一種使命感。
好像自己天生就有繼承張本興家族,并把它發揚光大的使命一樣。
但這種讓他心潮澎湃的使命感沒有持續多久,張偉就被眼前的問題給難住了。
遺產也好,寶藏也罷,在哪呢?
張本興只說了一句,得否,皆在機緣。
意思很明白了——我不跟你說具體在哪,你自己去找吧,能不能找到全看命。
行位無奈的露出了一個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