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地者,即為吾之傳人,吾畢生遺產,將托于汝。此乃吾畢生積累,頗為豐厚,后世取之當造福一方,不可肆意妄為......”
第一句話就讓張偉精神一振。
果然,石碑中上來就提到了遺產,也怕好不容易到這里的人,一下子沒看到財寶失望直接走了。
而且張本興還專門解釋了一句自己的遺產很豐厚,看到這幾個字,肯定是沒人會半途而廢的。
張偉按捺下心底的躁動,繼續翻譯著讀了下去。
“吾生有遺志,故逝于石椅之上......”
看到一會,終于看到關于沒有入土這件事的解釋了。
果然,跟自己猜的差不多。
張本興即便是怕被追殺,但快死的時候也可以去最近的城鎮,給人點錢,讓人家在他死后入土安葬。
那時候肯定對他的追捕早就松懈了。
而且都是要入土的人了,還怕那個?
他之所以不愿意入土為安,果然就是因為還有心愿沒有了。
想托付給后人。
“吾與吾駒皆生于臨安,長于臨安,家族巨變,才流落此地,遂欲落葉歸根,同葬回臨安,故東北望,念故鄉。若能如愿,感念恩德......”
讀完這段記述,張偉不由得心里生出了一絲可憐,對于這位已經逝去的雕刻宗師的可憐。
在當時普通人活下來已經很不容易的,當時還是蠻荒的西廣。
他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用一輩子,做著沒人知道的奮斗。
死后唯一的心愿就是葬回故土,但卻足足等了一千年都沒能如愿。
他這一輩子,實在是太凄慘了。
同時對這位先人越發的尊敬了。
他也是一個性情中人,相當于是在給自己立遺囑的時候還心心念念著,帶著自己從臨安來西廣的馬。
從叫馬“吾駒”可以猜測,這只馬很可能是跟他從小養大的,所以才叫愛稱,小馬。
這匹馬同時也在西廣陪伴了他很多年。
現在想來,小馬被野獸殺死的時候,他肯定很難過吧。
怪不得后來銀錠都不要了,還專門去把馬的骨頭收過來。
死前要面向石壁,面向東北方向。
臨安城的方向就是在西廣的東北方。
張偉壓下心底的心酸,繼續看了下去。
接下來張偉又發現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張本興竟然說,他來的時候騎著一匹馬,帶了一些財寶和家族的雕刻秘法。
后來住到了第一個地方,在那里建了個石屋,生活了一陣,然后就開始尋找適合雕刻神像的地方。
在這期間,他除了當時最近的城鎮沒敢去,城鎮周邊的原始山林跑了個遍。
發現了不少礦產,都記了下來。
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張偉簡直是頭皮發麻。
發現了不少礦產,還記了下來!
也就是說,張本興留下來的遺產里,很可能就有記載著各種礦產所在位置的石板或者別的載體。
不說別的光這個東西的價值就無法用錢來衡量了。
而且按照他的說法,張本興的足跡估計當時遍布了港海下轄的大大小小的山。
要真是這樣,他可真是幫自己省了不少的功夫了。
多了不說,這些記載里只要有幾座還沒被開發的礦產,自己能拿下的話就能當縣里首富了。
“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趕緊往下看!”
張偉強壓下心頭的激動繼續往下看,然后就有了新的發現。
張本興說他用那些發現的礦煉了一些鐵器,用來防身以及作為以后雕刻時候的家伙。
同時還用發現的銀礦煉了不少銀錠,就存在第一次建的石頭房子
后來發現現在這個廟所在的地方,就在這兒開始了雕刻。
因為這兒離當時的城鎮有點近,所以他怕被發現,就在山里挖了這么個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