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今天不是來場地嗎,我想著帶點工具直接給量量,多了解一下現場情況。”
來人正是彭凱,可能是因為頭盔比較厚重的原因,他的劉海被汗濕,貼在額頭上。
“彭總,辛苦啦,不過咱可說好,我可不一定選你,你這很可能是白忙活。”
張偉提醒了一句。
“到時候選不選我都沒關系的,測量數據也不白費,到時候我可以把數據給你,您可以跟選定的建筑公司測的數據做個對比。”
“嗯,有心了,我這邊還有點事,彭總直接去吧。”
“好嘞,張總慢走。”
兩人分別后,彭凱又戴上頭盔開車上了小坡。
張偉則在后面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
這個彭凱還真跟他蓋的房子一樣,淳樸,實在。
來一大早不說,還在沒有選定施工方的情況下要去測量場地,這人確實是沒的說。
同時他也從彭凱的座駕上看出了他現在的窘境。
好歹是一家公司的老板,而且還蓋了那么漂亮一棟小別墅,這說明他之前手里是有錢的。
按理說不可能沒有車。
之所以開摩托,張偉估計就是因為公司生意不好,錢都賠掉了。
說不定以前有車的,只是現在給賣掉了。
可能普通人看到一個兢兢業業,一點不偷工減料的建筑公司老板竟然混成這個樣子。
會得出這種人不適合做老板創業的結論。
但張偉不這么認為。
這種活好的實在人可能會困于一時,但他終究會憑借自己的堅持和品質殺出重圍,闖出一片天地。
因為張偉知道,龐凱公司之所以現在不行,一是公司剛開始不久,還沒積累到太多客戶。
再一個在鄉鎮這種地方,很多蓋房子的人都是年齡比較大的中年人。
這類人群普遍追求價格,審美方面還停留在房子就是火柴盒的層次,對功能性也不關心。
只要看著大氣就行。
但隨著普遍學歷更高,在大城市待過的年輕一代成長為建房的主力之后。
他們對自建房的要求就要高了。
他們不僅關心房子的外形還關心功能性和內在裝修。
當然,他們也關心價格,但與之相比,這類年輕人更關心的還是品質。
等到了那個時候,像龐凱這種有真東西的設計師和老板,肯定會異軍突起。
這是一個趨勢。
想到這里張偉突然生出了一個想法。
龐凱公司現在剛好處在困難時期,自己可以出點錢投資一下,成為股東。
這樣等后面公司賺錢了他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分錢了。
而且這件事他還要做在房子蓋好之前。
畢竟自己的房子以后要被當做景點來宣傳的,一會萬一選中讓龐凱來蓋。
等出了名他們公司的活肯定會多起來,到時候收養的股份價錢可就不一樣了。
張偉邊想著邊上了車,還沒發動電話就來了。
“梁科長,您有啥指示啊?”
“小偉啊,你不是說你今天選建筑公司嗎?我想了想,你家房子這個工程,對我們也挺重要的。”
梁科長淡淡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