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在他也是有無人機的人了。
直接派無人機按照既定軌道去飛就完了。
這么想著,張偉在地圖上,以破廟為中心的大圓上,選了一個離自己最近的點。
隨后開車向定位位置駛去。
他準備先探查最大的,半徑三十九公里的圓。
等這個圓探查完了,再往里探。
畢竟老祖宗當時找這個地方找了好久。
按理說他應該是先找近的地方,然后再慢慢外擴。
跟自己趕山一樣。
這種情況下其實越靠外的地方,其實是能找到石屋所在地方的概率越大的。
張偉開車大概一個半小時,終于來到了預定地點。
他在無人機的定位器上設置好了軌道,然后又把模式設置成了探查。
大江不愧是大江,張偉這還是第一次點開地址探查模式。
驚訝的發現里面竟然能選擇探查目標物模板。
張偉選擇了河流山地地形。
這個模板的話,無人機會把飛過路線上的所有河附近又有山的地形拍照記錄下來。
連同坐標也會一同發回控制器上。
設置完成后,張偉點擊出發按鈕。
無人機先是轉動螺旋槳自檢了了一下,隨后嗡的一聲快速飛高,停到五百米高空位置后就不再升高。
開始保持高度向遠處飛去。
之所以設置五百米的高度,是因為這臺無人機不是專業的勘察無人機。
攝像頭一次能勘察分析的最寬距離也就是一公里。
而升到五百米的高空,剛好就能勘察一公里寬的地面。
再高了無人機雖然看到的視野更寬闊了,但仍然只能分析其中一公里寬的地面。
飛的太高了還容易遭遇橫風,飛不穩。
接下來張偉只用在車里等著無人機傳回畫面就行了。
這個大圓的周長大概有245公里。
而無人機不考慮返回的話,現在沒有任何載重的情況下,綜合續航能達到六十公里。
因為考慮到回來充電,續航減半,為三十公里。
也就是說,飛一趟的話,大概能探查完大圓的將近八分之一的路程。
要說這已經算比較快的了。
試想一下要是沒有無人機,純靠人去找的話。
張偉大概率不會去找,而是回廟里給老祖宗磕個頭。
告訴他后人不孝,沒本事找回來他留下來的遺產。
隨著無人機的快速飛行,嗡嗡聲漸漸變得微不可聞。
無人機的身影也漸行漸遠,很快就超過了張偉的視力極限,消失在了空中。
接下來就是百無聊賴的等待。
時間一分鐘一分鐘的過去,無人機好像是失聯了一般沒了動靜。
為此張偉還好幾次查看控制器,發現無人機一切正常,且坐標一直在移動后,這才松了口氣。
時間到了八分鐘,無人機終于發來了一張帶有坐標的圖片。
張偉連忙點擊放大。
無人機上面的是高清攝像頭,即便是五百米的高空,也能把圖片拍的非常清楚。
圖片剛放到兩倍大小,張偉就目光一凝。
他發現一座小山的不遠處,赫然有一條隱藏在密林之間的河。
河水偶爾透過樹木稀松的部分,暴露在空中。
“我靠,不會吧,這么簡單就找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