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對對,一直往山上走,別看相機。”
“好,現在開始邊走邊看路上,在路上隨便找塊石頭撿起來,放竹籃子里。”
“......”
“好,撿的石頭夠多了,再往前走大概十步,然后裝作驚訝的樣子,把提前放在大石頭變得玉石撿起來,放到太陽下看......”
“注意你帶著面具呢,不管是驚訝和開心都只能通過動作表達,所以呆會就做一些平常高興時候會做的動作,動作大一點。”
“好,撿到玉石了很開心,現在就回家準備雕刻了,唉,邊走邊擦汗,走的稍微快點。”
“......”
“好,到家了先提著竹籃到水缸邊,用木瓢舀水喝,喝完之后感覺很解渴。”
“然后在舀一瓢水澆在竹籃里的石頭上......”
隨著小崔的一聲聲提示,趙寧達盡力的按照他的吩咐來做。
剛開始最早拍開燈起床出門這幾個場景的時候。
趙寧達動作顯的非常僵硬,還時不時總是不自覺的看鏡頭。
導致本來很簡單的場景,結果從雞叫一直拍到天亮。
好在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磨合后,趙寧達的“演技”進步了不少。
漸漸能按照小崔交代的,自然、做自己、就當鏡頭不存在的狀態來進行。
適應了之后,接下來拍的就很快了。
這種拍攝本來就跟拍電影電視劇不一樣,他要的就是趙寧達平常生活中的真實情況。
幾乎不要求有什么演技。
只要能做到自然就行了。
就這樣一直拍到上午九點多,早起撿石頭的這一段鏡頭才終于拍完了。
接下來就是不同的幾段內容。
吃早飯、挑石頭、雕刻。
吃飯就不用說了,只要正常吃就行,很簡單。
挑石頭也不難,就是把那塊里面有玉的原石從普通石頭里挑選出來。
最后的雕刻環節就算是來到了趙寧達的專業領域了。
去皮殼、設計造型、上手雕刻。
這個過程他已經做了幾十年了,所以一拍到雕刻環節小崔都驚到了。
直到趙寧達一拿到石頭開始認真雕刻,感覺整個人的氣質都不一樣了。
這些原石自然都是張偉提供的,因為只是為了拍攝,所以張偉基本上提前帶來了挺多b級玉石。
每發一條視頻就用一塊玉石。
自然,雕刻出來的成品張偉可以優先賣給趙寧達的,按照原石的價格。
第一個作品為了保證成品的效果,小崔特意讓趙寧達選了他最擅長的玉觀音。
全部的鏡頭一直到下午三點多才拍完。
一拍完小崔就馬不停蹄的開始了剪輯。
這種偏向自然的短視頻剪輯起來并不難。
把鏡頭拼接起來,去掉雜音只保真實的背景音。
趙寧達本人因為全場不用說話,所以也省了配音。
再然后加上合適的轉場和背景音樂,小崔只用了兩個多小時就剪輯完成了。
小崔作為編導,那真是連編帶導帶拍再到剪輯和發布以及賬號運營、
一條龍全包了。
當然張偉也不是沒征求過他的意見給他請幫手。
但小崔為了拿一萬二的高薪就拒絕了張偉再招人的提議。
好在他確實是熟手,樣樣精,整個流程做的很快很流暢。
接下來趙寧達和張偉看了成片,覺得沒問題之后小崔就輸入了早就想好的標題和文案。
發布了。
因為相比于那些十幾秒甚至是幾秒的短視頻,他們的視頻足足有五分多鐘。
屬于偏長的。
所以五點多發布,一直到天黑才審核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