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實行的是五權分立制度。
所謂五權,即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監督權。
是有國父孫先生倡導提出的。
他還針對于此,倡導創建出了一部憲法。
即五權憲法。
五權憲法的目的,意在補齊三權分立的缺點,通過五權的分工合作來建立一個新政府制度。
在這種思想作用下,國民政府的權利機構,也就初步成型了。
即五院三會制度。
所謂五院,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督察院。
三會則是國務會議、國民政府委員會會議,還有最高國府會議。
而警政部,就是五院當中,行政院的一個下屬部門。
其職權范圍,和后世的國務……基本相似。
而警政部,則和公安……差不多。
今日,光頭委座為了補償葉少鴻的功勛,他額外給出的嘉獎,所謂的警政部副部長,其職權范圍,就可想而知了。
基本上,是能統管全國所有警政事務的。
權利不小啊。
這一點,在諜戰劇風箏中,也有清晰的描述。
風箏劇情中,戴玉農乘坐的飛機撞山而死后,軍統局三大巨頭會面,商議軍統局后續工作安排。
那三大巨頭,便是現在的軍統局秘書室主任秘書毛人楓。
國府國防部二廳廳長鄭杰民。
還有最后一人。
他就是唐樅。
那唐樅當時的職務是什么,他的明面職務,就是警政部的副部長。
當然了,葉少鴻這個警政部的副部長,只是明天上和唐樅對等,實際上還是有些差別的。
差距在哪里呢?
在戴玉農的支持力度上。
從1932年4月,特務處掛牌成立開始,戴玉農就在不斷嘗試,尋找機會將特務處的權勢滲透到警政部當中去。
其中最顯著的兩點,就是戴玉農接手了浙省警官學院。
也就是后來的國府中央警官學校。
這個學校,在民國期間,可是大名鼎鼎啊。
戴玉農通過光頭委座的許可,將浙省警官學校收入特務處麾下后,他在浙省警官學校里面,安插了他的一個心腹。
趙文龍。
這趙文龍,不僅是浙省警官學校的教導處處長,還是浙省警察總局的局長。
同時,戴玉農還學著光頭委座的行事方法,在浙省警官學校內部,開設了特警訓練班。
浙省警官學校特警訓練班畢業的學子,是有資格稱呼戴玉農為校長的。
聽聽,是不是很熟悉?
黃埔學子,稱呼光頭委座為校長。
戴玉農也玩了這套。
所以,浙省警官學校畢業的學子,才是戴玉農真正的心腹。
他們的地位,可比后來電視劇里面所說的那些,青浦班、臨訓班之類的,強上了不止一籌。
浙省警官學校畢業的學子,是戴玉農的天子門生。
是他的心頭肉,掌中寶。
在軍統局成立后,軍統局的中高層,大多數也都是出身于此。
至于什么青浦班、臨訓班,那都是后娘樣的。
根本就進不了戴玉農的眼。
啥都不是。
是可以隨時拋棄犧牲的底層人員。
在戴玉農的心里,唯一可以和浙省警官學校特警訓練班學子相媲美的,也就是洪公祠培訓班畢業的學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