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委座訪問南亞次大陸的事情宣告結束,軍統局還在忙碌著。
現在有了鷹醬家的支持,軍統局在戴玉農的長袖善舞之下,又一次有了大的發展。
到1942年初的時候,軍統局的在冊登記人員,也就是被國家正式承認的在職特工人數,已經超過了六千多人。
外圍情報人員,暗樁,掌控的勢力人員,更是已經達到了近萬人。
在戴玉農忙于發展軍統局勢力的同時,葉少鴻也在暗暗的積蓄著自己的力量。
首先第一點。
那就是軍統局外置處的人數了,從1938年正式改組軍統局初期,外置處的人數,只有大貓小貓幾十人。
現在,到了1942年初,外置處登記在冊的內勤、外勤人員,已經擴展到了三百多人。
內部部門,也從一開始的情報科、行動科、安置科、調配科四大科室。
逐漸擴展到了六科一室。
新的的兩個科室,分別是情報二科和行動二科。
一室則為秘書室。
肖正國作為跟隨葉少鴻的老人,現在也雞犬升天了,被葉少鴻提拔成為了行動二科的科長。
許忠義也被葉少鴻從警政部里調了回來,擔任情報二科科長。
他們現在都是以少校軍銜,代掌科長業務。
李云龍和池鐵城,則是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在葉少鴻的領導下,又立下了幾次功勛。
兩人也升職到了上校軍校。
余小晚同樣如此。
雖說她是后來加入的軍統局,成為了葉少鴻的專職秘書,現在也是少校軍銜了。
葉少鴻呢?
他靠著多年來立下的功勛,終于是打破了軍統局的固有限制。
在1942年初的會議上,由光頭委座,親自簽下命令,讓他晉升到了少將。
別覺得驚奇。
雖說,在軍統局的歷史上,戴玉農終其一生,也只是少將。
一直沒有晉升上去。
他的軍銜,也好似成為了軍統局所有人的上升屏障。
總不能讓手下,都和戴玉農軍銜相當吧。
可事實呢?
伴隨著軍統局的發展壯大,這種桎梏,不得已的情況下,還是破除了。
除了葉少鴻之外,整個軍統局,還有十幾人晉升到了少將。
這都是真事啊。
別覺得驚奇,也別覺得這種行為,打破了官場禁忌。
破除了軍統局的家規。
誰讓軍統局成立的時候,最早的密查組、十人團,里面有很多都是黃埔學子呢。
都是光頭委座的學生、親信。
光頭委座玩制衡之術,那絕對是高手當中的高高手。
然后,葉少鴻就升職了。
現在的他,不僅僅是軍統局外置處的處長,警政部的副部長,還是軍統局秘書室的副主任委員。
已經超過眾多前輩,直接晉升成了軍統局的實權二號。
這是內部的權利擴張。
在外。
葉少鴻安置在滬上的莊亦凡、徐天一股力量,通過這兩年的發展,靠著徐天的謀劃,葉少鴻明里暗里的支持,也發展壯大了。
如今的莊亦凡,在滬上,已經成為了青幫的頭面人物。
和曾經的湖上三大亨相比,其實也不差多少。
少的,只是那股一言而定江山的氣勢。
這也沒辦法。
誰讓現在的滬上,明面上已經成為了小鬼子的地盤呢。
再也不是那種租界林立,彼此顧忌的時代了。
更何況。
伴隨著大戰的逐漸焦灼,滬上的小鬼子也徹底喪失了耐心,又看到o洲各大列強國家頹勢已現,難以抵抗小胡子的攻勢。
在加上滬上的租借軍隊,被o洲列強抽調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