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沒人會冒著砍頭的風險,偽造這么一份文書。
任平生之所以驚訝,不僅只是因為常安被冊立為太子,還因為昭武帝的行動竟然如此之快。
事實上。
早在之前,大太監王正將清剿江湖門派的任務交給他的時候,就提起過此事。
那個時候。
他便分析過常安被立為太子的可能性。
晉王身為大周親王,表面賢明寬仁,實際上卻是在背地里搜刮民脂民膏,未達目的,還跟妖族合作,刺殺自己的皇妹。
雖說不是他的一母同胞的胞妹,但用心之險惡,為人之陰狠,可見一斑。
最重要的是。
他做的這些事情,竟然都被人發現。
說明他不僅陰毒,還很蠢。
除非昭武帝老糊涂了,否則絕不會立這樣的人為太子。
其余皇子里,就只剩下寧王還有資格競爭太子之位。
按理說。
寧王掌握一定的兵權,必定是深受昭武帝的信任與重視。
所以這些年,朝堂百官中有不少人已經認定將來寧王會入主東宮。
但寧王做事,恰好和晉王相反,行事我行我素。
誰要是觸怒了他,他敢當著幾位國公的面,將一位侯爵的嫡長子打斷三條腿。
即便是受了重罰,仍舊一副視若無睹,毫不在意的樣子。
這樣的人,倒是也能做皇帝,但顯然不是昭武帝心目中的首選。
至于剩下的皇子,皆是一些爛泥扶不上墻的貨色。
這樣的話。
考慮冊封常安為太子,也就合情合理。
甚至,在常安修為沒被廢之前,因為出色的戰功,常安在百姓中的威望很高。
許多百姓并不反感讓常安公主成為將來的女帝,這就為她被冊封太子,打下了基礎。
可是。
眼下的情況相比之前,畢竟有所不同。
如今正值動蕩。
寧王手中還握著兵權。
常安的修為還未恢復,甚至可能永遠無法恢復。
在任平生的眼里。
這種情況下。
昭武帝就算有心想要冊立常安,也該提前做好準備。
最起碼等寧王交出手中兵權,回到京師。
誰能想到。
突然之間,他一紙詔書,直接就把常安送入了東宮。
一時間,任平生還真不知道皇帝是何用意。
這一刻。
他突然升起強烈的念頭,想回京師看看,究竟發生了什么。
于是。
他向墨淺,問道:“你的幻術,能不能騙過三品修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