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
蘇秦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旁的張儀,臉上帶著些許思考。
巴蜀的確是一個合適的機會,尤其是一個適合秦國的機會,若是能夠說動秦國國君攻占巴蜀之地,那么日后的大秦東出便有了基礎。
此時的兩個人并沒有太大的競爭關系,因此氣氛也稍微比較和諧。
“原來如此。”
他微微一笑:“你我要發展的方向不同,自然不會有什么利益之爭。”
“希望日后你我師兄弟二人能傳出一段佳話吧。”
張儀此時顯得意氣風發,他的雙手攏在袖子里,站在這古樸的城門前,優哉游哉的說道:“這是自然!”
“張儀入秦,不過為名利而來!”
司寇府
陳慎坐在書房中,一只手拿著手中的書卷,一邊看著自己正在忙碌的父親。
陳野正在整理這些年他所記載下來的一部分關于自己的學說心得,他并沒有干脆利落的做一個【文抄公】,將后世的精華全部謄抄下來。
而是用自己這十幾年的光陰,將后世的東西拿出一些適合現在這個階段使用的、以及一些不會讓秦國跨越太大導致扯到蛋的東西整理出來。
當然了,僅僅是這些就已經足夠天下人震驚了。
畢竟陳野的學說復雜而又具有一種萬象包容的驚心動魄的美,這是所有知識的通用性,那就是【美】。
“父親。”
陳慎有些迷惑:“您這個時候整理這些做什么?”
陳野擦了一把自己額頭上的汗水,他低下頭看著陳慎說道:“慎兒,你知道為何今日我要將伱叫到這里來么?”
他的聲音中帶著感慨:“因為我想為你找一位正兒八經的老師。”
“但在你拜師之前,我首先要將自己身上的所學、以及我的思想傳授給你。”
陳慎一臉疑惑:“那為什么父親不可以作為我的老師?”
陳野微微搖頭:“為父的路不適合你,但為父的【路】適合你、適合陳家日后所有家主前路的基礎。”
“慎兒,你知道為何天下間賢才那么多,但能夠搏出【子】這個稱號,成為諸子百家的人卻并不多么?”
陳慎微微思考片刻后說道:“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自己的路?”
陳野點頭:“是的。”
“孔丘的路是【仁】、孟軻的路則是【仁政】、【君舟民水】;老聃主張無為;墨翟覺著這個世界應當沒有不正義的戰爭,他的思想是【兼相愛】【正義】。”
“不管他們的思想是什么,但他們都有自己的思想。”
陳野低下頭:“我知道,你天生聰慧,所以也并不想隱瞞你什么。”
“父親這一生沒有太大的野心,只希望陳氏能夠綿延不斷。”
說到這里,陳野又是笑了一聲:“當然了,在能夠傳承綿延的情況下,為父希望日后陳氏出來的人都能夠堅持四個字【問心無愧】。”
“無愧于天太難,無愧于地不簡單,無愧于國更是難上加難的事情,所以父親并不為難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