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在家中供奉了陳野的長生牌匾。
在封建的時代,黔首們也好、日后稱呼的百姓們也好,對于一個“官”一個“王”一個“統治階級”來說最好的祝福便是“希望你能夠長命百歲。”
因為這代表著民眾希望你能夠一直統治這個國家,一直以伱的方式統治。
他們能夠感受到善意。
章臺宮中
得知消息的羋八子差點是跳了起來,這個事情對于她來說絕對是大好事一件。
為什么?
因為羋八子逐漸的掌控了楚系的勢力,這些人也的確是有才華的。
在陳野不知道為什么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放水中,這些人也在為秦國兢兢業業的付出。
楚系和陳氏一脈的爭斗為何一直處于平衡的狀態?
難道傾盡楚國一個國家的力量,還無法對抗一個陳氏么?
不,并不是這樣。
會一直保持平衡,是因為某個既充當裁判,又充當運動員的人站在一旁虎視眈眈,只要楚系稍微表現出來想要趕盡殺絕或者要勝利的樣子,這位“裁判員”就會上場。
這個人就是陳野。
這是橫在羋八子臨朝問政前最大的阻礙,只要能夠解決這個阻礙,羋八子距離完成自己的夙愿就不遠了。
她強行的按捺住了自己內心的雀躍,心中不由得升騰起來一抹懷疑。
陳野那個老東西的身體一向很好,怎么突然之間就病倒甚至昏厥了?這是不是對她的又一次試探?
難道是想要等待自己露出馬腳之后,再將自己處理掉?
這個時候,羋八子突然之間想起來了當初聽到的那個傳聞,陳野的手中有一封嬴駟留下來的,對付自己的詔書
羋八子微微的瞇著眼睛,這位宣太后開始懷疑起來了這件事情。
但這個放在眼前的機會他不會放過。
于是,她開始了屬于自己的試探。
昭襄王二年秋,宣太后再次提出了自己思念兒子,想要將兩位公子從其他國家召回的心愿。
而這一次,沒有了陳野的阻撓,宣太后成功的在朝堂上提出了這個事情。
且,因為沒有了“總覽一切事務”的陳野在,沒有人能夠否決宣太后的這個想法,即便是嬴稷,因為即便是嬴稷也不能當著眾多朝臣的面拒絕選宣太后。
這便是“孝道”。
于是,迫于無奈之下,在昭襄王二年的冬日中,昭襄王與楚王等去信,想要將公子芾、公子悝帶回來,并且表示愿意送回兩國的質子。
而得到的答復是,可以。
并且不需要將他們的質子送回來,因為這是“仁義之國”秦國所做的事情,他們相信秦國不會違背自己的盟約。
當然了,到底是因為他們相信秦國,還是因為他們國內的勢力不愿意讓在秦國內的兩位公子回去,就不得而知了。
因為起初在聽說要換回質子的時候,那些質子還是十分興奮的神色,而知道了兩國拒絕了交換,并且愿意讓公子悝、公子芾回國的時候,那兩位的狀態并不算很好
并且聽聞深夜兩位的居所有大罵聲傳來。
昭襄王三年春天,經過了一個冬日,公子悝、公子芾終于回到了自己離開已久的國家,他們看著那依舊宏偉的咸陽城,心中唏噓不已。
只是一個不小心而已,便在立儲之爭中失敗,并且被送到他國為質子。
還好最后登基的是自己的兄弟,而他們的母親可以用“王太后”的身份,以“孝道”為由,逼迫新王將他們要回來。
這一點讓公子悝以及公子芾都十分興奮。
在回到秦國,回到咸陽城之后,這兩位公子第一時間見的并不是已經成為秦王的嬴稷,而是入宮見了自己的母親,如今的宣太后。
見完了宣太后之后,兩個人才去見嬴稷。
而這個時候,纏綿在病榻之上,偶爾才能夠醒來的陳野用山參吊著性命,似乎一直掙扎著不肯離世。
嬴稷幾次前往安國君府邸,偶爾能夠見到虛弱的,只剩下雨一口氣,不知自己在說什么,胡言亂語中的安國君。
那位強大的老人已經病到了這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