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輸的很徹底。
顯而易見的,羋八子選擇了他的兩位兄長而放棄了他。
“孤已經忍讓夠多了啊。”
“怪不得孤”
昭襄王三年的夏天如約而至,天空上經常落下雨滴,而一些地方的旱災似乎也已經得到了化解。
經常來到秦國的商人們也在秦國的暗中支持下,開始在其余幾國大肆購買糧食。
并且絲毫不在意一些“溢價”。
一些人看穿了這些商人背后的人,但他們卻并不在意,比如其余六國的很多貴族。
畢竟就算購買糧食的人是秦國又能夠怎么樣呢?
用的是黃金白銀財物絹帛么?
是的?
既然是真金白銀的用錢來購買的,那么賣給誰不是賣?
難道要他們白白的送給城里面的那些黔首么?那他們豈不是虧大發了?
再者說了,就算是國內的國人吃不上飯了快要餓死了,糧價上漲了跟他們又有什么關系呢?
畢竟只要他們自己餓不住就可以了。
不是么?
這就是六國貴族的真實寫照,所以他們毫不在意秦國購買糧食,因為他們儲存的糧食足夠他們大肆揮霍的生活。
絕對不會比以往更差。
趙國
趙武靈王于今歲退位,讓自己的兒子趙何,也就是趙惠文王即位成了新的趙王。
而已經退位了的趙武靈王則是自稱“主父”。
事實上,趙武靈王的退位與否并不影響他執掌朝政,他像是換了另外一個稱呼一樣,日常處理趙國事務的還是他。
只是“趙王”成了趙何而已。
當然了,因為趙何已然擁有了大義的趙王名聲,所以一些人開始投靠趙何,并且攀附這位好似暫時不得志的趙王,以此來達成自己的“投資”,希望日后趙何真正掌權的時候,能夠寵幸他們。
趙國中發生的事情看似是脫褲子放屁,但其實沒有那么簡單。
為什么趙武靈王要提前將位置傳授給趙何?
因為他看到了趙何的不滿。
趙何為什么會不滿?
因為趙武靈王寵愛他的大兒子,并且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大兒子向他的“弟弟”,也就是身為儲君的“趙何”行禮,覺著委屈了他的大兒子也就是趙章,并且對這個兒子大肆封賞。
但
趙武靈王雖然寵愛自己的大兒子,并且覺著自己的大兒子受委屈了,可他的腦子還是好的,覺著最適合成為趙王的還是自己的小兒子也就是趙何。
因為趙何確實是聰慧,并且從小有賢名。
在這樣子的情況下,趙武靈王覺著自己不得不做出一些在他看來很明顯的、很重大的妥協。
比如讓趙何提前成為趙王,以此來安撫趙何的心。
告訴他,我心中的趙王還是你,所以我對你兄長的寵愛只是一種安撫而已,你不要誤會
可趙武靈王不知道的事情是。
趙何并不在乎他寵愛自己的兄長,他在乎的只是那實打實的被分封出去的地盤!
那些都是趙國的!
也就是說都是他的!
也因此,即便趙武靈王將王位提前傳給了趙何,可卻沒有達到他原本想要達成的目標,那就是安撫住趙何的情緒。
趙國之內的情形,一如秦國一樣,如同火藥桶,一碰就炸。
天下七國之間,不僅僅是秦國、趙國如此,其余幾個國家也都是如此。
比如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