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為了填補當初陳氏留下來的窟窿,所以不得不啟用了當年他母親那邊的一些人,比如魏冉。
可當范雎棄官而逃,以及之前聽到了田文對于如今朝堂很多事情匯報的時候,他才真正的明白了一些問題。比如為何他的父親臨終前讓他對付陳氏,但卻告訴他秦國離不開陳氏,讓他把握一個度。
嬴稷也終于看清楚了,五年前陳氏離開咸陽恐怕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緣故。
更多的是因為——陳氏想要離開了吧?
秦國國內的政治風云變幻,并沒有影響到天下間的動蕩。
五國合盟破裂之后,燕國與齊國的關系好像就再也克制不住了一樣。
這兩個國家因為接壤的緣故,本身就有些仇恨,而當初燕國與秦國聯合耿斯漢拿下了齊國的幾座城池,將自己的觸角深入內陸。
齊國一直記恨于此。
而拿到了這些城池,占據了中原某些地方的燕國,也同樣感受到了中原腹地所能帶來的好處。
燕國開始想要逐步的吞并齊國,從而擴大自己的力量。
畢竟當年齊國在鼎盛時期,沒有少欺負燕國
燕昭王想要復仇。
這個想法在他的心中不斷的蔓延,形成了一層層漆黑色的陰霾。
而這些陰霾終于在某種時候克制不住了。
秦昭襄王十六年,秋。
燕國以樂毅為主將,率二十萬大軍,發動了攻伐齊國的戰爭。
與此同時,參與到其中的還有楚國。
身為之前同樣被秦國所占據了城池、在戰爭中損失頗大的國家,楚國做出了與齊國完全不同的舉動。
他想要通過戰爭來緩和國內不斷膨脹的矛盾。
這樣的做法,應當是很有效果的。
而在外部戰爭澎湃的情況下,秦國內部的戰爭也沒有停止。
朝會。
嬴稷坐在大殿中,看著臺下的眾多臣子。
陳慎深深的吐了口氣,而后站起身子來,走到大殿的中央,神情中帶著些許的凝重。
他在心中一遍遍的念誦著陳氏的家訓。
“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問心無愧于己。”
在看到秦國國內的朝堂因為楚系一脈而動亂的時候,當看到秦律以及司法的尊嚴受到了挑戰的時候,已經被秦國拋棄一次的“陳氏”當然可以選擇袖手旁觀。
但一閉上眼睛就想到那些國人們信任目光的陳慎,無法違背自己的“心”做到袖手旁觀。
所以他決定。
要改變這一切。
無論是誰將國內變成這樣的,無論他之前有什么樣子的決定。
此刻的他都無法袖手旁觀了。
“啟稟王上,臣要彈劾上卿魏冉、司寇查生。”
戰爭的鼓聲已然響起。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