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臺宮中
嬴稷看著坐在對面,臉上平和,什么都沒有說,但卻什么都說了的陳守,聲音和情緒都有些低沉了。
其實他還是有一些感情的。
只是很微弱,不足以影響他的決定罷了。
“老師,您也要拋下我么?”
陳守抬起頭,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嬴稷,他心中知道,雖然嬴稷是一個天生優秀的王,但他其實更多的是被“逼迫”的。
宣太后的偏隘以及惠文王故意的磨煉,讓他害怕失去。
正是因為害怕失去,所以他才想要“得到”,得到更多的權力后,他就可以不用再失去了。
陳守低聲道:“王上已經強留了臣五年了。”
他微微偏頭,看著遠處夕陽西下,輕聲嘆道:“臣的時日無多,是時候該回到官渡了。”
陳守用以往一般溫柔中帶著調侃和打趣的聲音說道:“官渡乃是陳氏的封地,可如今因為父親和五弟都陪葬秦王的緣故,官渡祖墳中還未曾有人埋葬呢。”
“我倒是越過了兄長與父親了。”
嬴稷將心中那一抹淡淡的憂愁揮走,輕聲說道:“既然老師也要離開,那么便離開吧。”
他的身體微微前傾;“只是老師,您走之前可愿意最后在幫我一把?”
陳守像是知道嬴稷說的是什么一樣,看著嬴稷說道:“你放心就好了,陳氏沒有稱王稱霸的心思,也不會幫助別的君王。”
“兄長前些日子也只是反擊,讓王上不要過于“任性”罷了。”
“我故去后,兄長沒過幾年也會再次辭官回到官渡,唯有昭兒會留在咸陽城中。”
“往后的每一代到了年紀,陳氏都會有人前來咸陽城入仕,一直持續到贏姓不再需要陳氏為止。”
陳守低著頭,遮擋住目光中的光。
“這樣,王上就有足夠的力量和時間,可以慢慢的將朝堂中陳氏一脈的勢力剔除了。”
“陳氏不會反抗。”
說到這里,陳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樣語氣帶著玩味的說道:“但陳氏也不會坐以待斃。”
四個字將嬴稷心中的飄忽打掉后,陳守繼續說道:“希望王上記得當年立下的誓言。”
昭襄王十六年,陳昭結束了游歷,回到了咸陽城中,擔任司寇。
同年秋,趙魏韓三國國君于平都舉行了盟會。
三王歃血為盟,決定伐秦。
他們要給秦王一點小小的教訓。
盟會結束后,以魏王的弟弟信陵君、趙國名將廉頗為主帥,統帥六十萬大軍,幾乎是調動了三國所有的青壯。
他們要一戰而逼退秦國。
而秦國中,白起則是躍躍欲試,他想要成為太尉,需要軍功。
功名,需要鮮血來累就。
————————————————————
“昭襄王十六年秋,三晉歃血為盟,舉國伐秦。——《秦書·昭襄王本紀》”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