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失敗,也一定不會失敗的。”
陳若瀚看向坐在那里的陳湛,眉宇中帶著堅定的神色:“六郎此時正在遠方,他即將回來了,為的不也正是這件事情么?”
“三郎和四郎多年的努力也終于要見到了成果,而八叔他們也將當年先祖們埋藏在拙身樓深處的諸子先賢經典全都拿了出來,墨家等眾多弟子、儒家等眾多弟子、以及法家的弟子們,全都做好了準備。”
他輕輕的吐了口氣,整個人顯得十分肅然。
“父親。”
陳若瀚再次說出了那句話。
“不必緊張。”
“我們會勝利的,也一定能夠勝利的。”
承統四年,春。
當承統四年的第一縷春光著落在大地上的時候,這個龐大的帝國、或者說這個龐大的民族終于迎來了他再次一統的日子。
古老的人們總是十分迷信的,認為這樣偉大的日子若是沒有昭告天下,祭祀上蒼,告知先祖,那么便是沒有完成這樣的豐功偉業。
大唐帝國的皇帝陛下李世民在承統四年元月的時候,祭祀上蒼,昭告先祖,宣布大唐帝國的成立,宣布天下重新歸于一統。
而在這一場開國大典之上,唐皇李世民宣布了對于諸多臣子們的加封。
首先是慣例對陳氏的加封,諸多加封幾乎沒有任何的改變,好像是李世民偷了個懶直接從當年大虞加封陳氏的詔書上抄襲下來的一樣。
而唯一特殊的是,單獨將陳臨安抽了出來加封,加封的諸多爵位其實陳臨安并不在乎,但李世民卻說,陳臨安可以不在乎,但他卻不能不給。
于是陳臨安只能無奈接受了。
在陳臨安和陳若瀚之后,便是對于長孫無忌等人的加封了。
出人意料的是,某位本不應該有所加封的臣子也在這一次的加封國公之列——沈法興和王世充。
這兩個人中王世充倒還好,加封他為國公勉強可以讓人接受,但加封沈法興的事情卻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但因為李世民的威嚴深重,所以倒也沒人敢說什么。
在這群人之后,便是對于“太上皇”李淵的加封了。
這一次李世民做的更加明顯。
在開國大典之上,宣布加封李淵為“太上皇”的詔書完完全全是照抄當年劉邦加封自己老爹的詔書,并且將其中稱贊人品仁德的詞全都刪了,改了一大堆莫名其妙虛無的,一聽就很假大空的話。
所有的大臣都能夠作證,在這一道詔書念完之后,李淵的臉直接黑成了鍋底——他們有人看見李淵本來想要向前一步直接大罵李世民的,但被人拉住了。
對李淵的加封若是說是在“意料之中”,那么對于“李建成”的加封倒是讓人覺著莫名其妙的奇怪。
李建成被加封為“晉國公”。
晉國公.
這個封號總讓人有一種奇怪的感覺,畢竟當年司馬懿想要稱帝的時候,準備的國號也是“晉”,而先前宇文化及稱帝的時候,國號同樣是“晉”。
“晉”這個國號本應該是十分華麗和雄偉的國號,因為晉國曾經是當年的春秋霸主之一,實力強橫,力壓春秋諸國。
但“晉”這個國號.總好像是有點晦氣。
為什么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