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中則是一筆帶過。
“貞觀十五年,戰吐蕃,勝之。途遇幾小國,不尊上令,討之。大勝。”
短短的一行字象征著吐蕃最后的結局。
而所謂的幾個小國么.也的確是不聽教化的小國。
在征討吐蕃的時候,南方的百越以及孔雀王朝不怎么聽話,西域三十六國中僅存的那個小國也不怎么聽話,而且更加往西、也就是中亞的一部分國家也不怎么聽話,竟然敢幫助吐蕃!
所以陳臨安和李靖也就順手把他們都給滅了。
至于證據
在吐蕃找到了這些國家的士卒!穿著他們的衣服說他們的話,這怎么就不是證據了
至于那些國家最后怎么辦
大唐皇帝李世民實在是太仁德了,覺著那里的百姓日子過的很苦,備受那些蠻夷的欺凌和壓迫,所以大發善心將他們收納進了大唐的領土版圖之中,并且在那邊施行唐律、給了他們一部分人大唐的戶籍。
然后在國子監、咸陽學宮、以及諸多其他學院的優秀畢業生中選擇了一批前往教化蠻夷。
嗯.
至于大唐的版圖擴張了足足一倍,而且那些地方的土地都被以高士廉為首的世家們瓜分了這件事情,大唐皇帝李世民對此表示很迷惑且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貞觀十六年。
申國公高士廉病重,上書言辭懇切的請求告老還鄉,想要回到自己的家鄉去養老。
并且在辭職報告中表示,自己已經病體孱弱,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死掉,所以希望皇帝陛下能夠讓自己的兒子們、孫子們也都丁憂照顧他。
他只想要在生命的盡頭能夠好好的享受兒孫之樂。
仁慈的李世民同意了,并且賞賜給了申國公不少錢財。
貞觀十六年,秋。
回到了家鄉不到半年的申國公病危,并且在短短的三日之后便撒手人寰了。
李世民十分哀痛,并且追封了不少的封號。
高氏為了感激李世民的恩德,所以將自己的家產什么的全都交了出來。
高士廉的兒子“高慎行”上書說,自己父親這輩子最想要去西域看一看,所以想要請求皇帝允許他們自己招募一些士卒保護他們,帶著申國公的尸身去西域走一走。
皇帝同意了。
貞觀十七年,噩耗傳來。
高慎行等人在西域遇到了黃沙風暴,所有人死在了黃沙當中。
貞觀十七年,冬。
中亞
一個名為“大高”的王朝建立了起來,并向大唐遞交了國書,他們的王名為“申儉”。
ps:昨天寫完定時沒發出去.痛苦,昨天算我請假吧寶子們。
這個月好好更新,畢竟收尾階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