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李恪帶回了他們部落的首領之后,當時的皇帝,也就是被稱之為“鴻隆帝”的李象賜予了殷商部落建立帝國的權力,并且幫助他們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帝國——當然,李象不可能做什么賠本買賣的。
他之所以會這么幫助殷商大陸的殷商人,甚至是這么的伸出援手相信他們,并不是因為一見如故這么簡單的原因,而是因為李恪告訴他,在他的勘探中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情。
殷商大陸的地底下埋藏著大量的石油以及.金銀礦!
大唐發展到現在,當然是已經開始鑄造錢幣了,雖然大唐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基本上是大唐將全世界的銀子、金子慢慢的匯攏在自己的懷中,但大唐皇帝一直都是十分“居安思危”的。
研究院的人告訴他,石油也好,金銀也好,都是不可再生的,當大唐地底下的金銀和石油用光了之后,他們就必須是錢購買其他地方的石油和金銀了——購買石油還好說,哪里有購買金銀的
所以大唐皇帝十分焦慮。
也正是因為這樣,當從李恪那里知道殷商大陸下有大量的石油和金銀的時候,當殷商部落的首領開口的時候,李象以及大唐的權貴們才會迅速答應這件事情。
誰也不知道,大唐到底從殷商大陸得到了多少金銀和石油,但他們所有人都能明顯的感受到一件事情——大唐的發展更加迅速了。
這一點引起了幾個人的注意和警惕。
比如波斯帝國的萬王之王、再比如東羅馬帝國的皇帝陛下,比如古埃及帝國的法老王、這三個龐大帝國的皇帝在一起商議了之后,做出了希望限制大唐繼續這樣發展下去的決定。
當然了,他們是不敢明面上反抗大唐帝國的。
畢竟大唐實在是太強大了.
這樣的密謀一直持續到開元十二年,李適之即位了十幾年后,這三個帝國也沒有找到可以對抗大唐帝國的辦法——畢竟這個帝國實在是太強大了。
波斯帝國的萬王之王甚至在某一次另外兩位日常聚會的時候表示,他覺著大唐與他們的差距就像是太陽與螢火一樣,他們完全無法與大唐帝國對抗。
而這也是事實。
他們的國家還在研究大唐帝國、也就是中原人百年前研究出來的“火藥”的使用,而大唐人已經使用上了穩定的火銃!
或者說那已經不算是火銃了,以大唐人的命名,那應該叫做——槍。
小巧、方便、威力不比之前的火銃小,甚至更大了。
這位萬王之王在懷疑他們之前決定的正確性,畢竟他真的看不到一點獲勝的希望、甚至別說獲勝了,他都看不到一點點可以與大唐平分秋色、甚至落后不至于太多的希望。
開元十五年。
大唐持續進步著,但隨著大唐的進步與飛速前行,另外一個弊端也出現了。
祂需要大量的能源。
比如石油、比如之前所使用的煤炭,尤其是石油。
大唐像是一只巨大的貔貅一樣,明明底下測量出了巨量的能源,但卻不愿意將他們開采出來——甚至他們不愿意用正常的價格向其余的國度購買這些能源
這個國家已經強大太久了,所以到了他們買東西都不愿意錢的時候了。
或者說他們愿意錢,但不愿意太多。
而這也成功的讓一部分國家對大唐有了怨言。
開元十七年。
隨著太極殿中傳出大唐皇帝那威嚴的詔書命令,一場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戰爭出現了。
他持續的時間令人壓根沒有想到。
史書中,將其稱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