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不是眾人第一次聽到“海宴”這個詞了,古箏好奇道“小小,什么是海宴啊”
“臨海鎮的一個習俗,算是節日吧。”
蕭小小解釋道,“你們也知道,貝城一座臨海城市,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各個國家的都有,那么好的條件,臨海鎮沒怎么把貿易發展起來,倒是把各國的習俗都學了一點,每個季節中旬都會舉辦活動,漸漸就成了海宴,聽說本來是想把這個習俗推廣到整個貝城的,不過失敗了。”
林安宇總結道“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縫合了很多習俗的習俗”
“可以這么說,不過這些我也是聽老一輩人說的,具體是怎么回事也不清楚。”
“風俗習慣一般都是因為紀念某段歷史而形成的,如果海宴真是一種揉雜起來的習俗,沒有屬于自己的紀念意義,無法推廣出去也很正常。”白彤彤笑道。
“真可惜。”林安宇嘆了口氣。
“這有什么可惜的”蕭小小看了他一眼。
韓晝解釋道“他的意思是,如果這一習俗真的能推廣到貝城乃至全國的話,我們就又可以多一個節假日了。”
“嘿嘿嘿,還是韓晝懂我。”
蕭小小口中愿意前往見鹽村的司機是見鹽村的本地人,隔三差五就會回村子里看看,也愿意搭載乘客,不過今天中午不行,因為是海宴,他已經約好了和朋友一起游玩,表示要下午才能帶韓晝等人前往村子。
眾人也不在意,從臨海鎮到見鹽村總共也就四十多分鐘,花不了多長時間,正好這段時間他們也可以在鎮上四處逛逛。
作為一座臨海城市,貝城最為出名的商品之一就是貝殼,各種形態不一的貝殼被掛上高低不同的價格擺在各種店里售賣,臨海鎮自然也不例外,由于是海宴期間,路上能看到許多售賣貝殼的攤子,有些似乎是剛剛從水里撈出來的,湊近還能聞到海腥味。
見眾人面露新奇,蕭小小很自覺地承擔起了向導的責任“商店里賣的很多貝殼看著漂亮,但其實是經過輕微打磨過的,這些攤子上的就沒有,不過好看的基本已經被店家或者其他顧客淘走了,能不能找到合心意的就要看你們的本事了。”
女孩子對漂亮的事物基本沒有抵抗力,古箏和白彤彤都很感興趣,湊到攤位前挑揀起來。
商家很熱情地介紹著這些貝殼的來歷。
韓晝對貝殼沒什么興趣,但被古箏叫過去當起了“苦力”,后者嫌有些貝殼太臟,讓他代為挑揀,順便幫忙參謀一下哪個貝殼最好看。
白彤彤有樣學樣,也把林安宇叫了過去,不過相比于古箏的蠻橫,她的言辭相當禮貌,態度好得挑不出毛病。
蕭小小站在原地沒動,雖然并不是土生土長的貝城人,但她從小到大見過的貝殼簡直太多了,這種一撈一大把的大眾貨實在入不了她的法眼。
大約十幾分鐘后,古箏和白彤彤結束了挑選,心滿意足地拿著幾個貝殼走了過來,韓晝和林安宇的速度要慢一些,因為他們需要洗手。
面對兩個女孩的詢問,蕭小勉為其難地給出了一個“還不錯”的評價,然后得意地表示自己家里還收藏著更不錯的貝殼。
海宴的性質有點類似于一個大型的展銷會,一路上能看見各種各樣的攤位,美食的香味不斷往鼻子里鉆,打氣球之類的游戲隨處可見,古箏很激動地去試了試,輕松拿下獎品,還讓韓晝也試一試。
韓晝搖頭表示沒興趣,實則是有足夠的自知之明,他打氣球的槍法太差,這一點早在暑假時和莫依夏一起去玩的時候就知道了,沒必要花錢丟臉。
除此之外,還有套圈丟彈球等游戲,眾人都去試了試,在此過程中,古箏展現了驚人的游戲天賦,很多游戲的大獎獎品都被她拿到了手,驚得蕭小小眼睛瞪得溜圓。
她從小就幻想過這一刻,自己是個很厲害的游戲高手,無論什么游戲都能輕松拿到大獎,這樣自己就可以擁有很多玩具了,沒想到今天幻想居然變成了現實,不過主角不是自己,而是這個叫古箏的女孩。
而作為古箏的高中同學,韓晝等人雖然也很驚訝,但也算是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心想這大概和運動神經發達有關。
贏下諸多獎品的古箏就像是一個凱旋的將軍,眼睛彎起,臉上滿是得意,忽然問道“話說小小,我之前就想問了,你這個耳釘是在哪里買的真好看,我也想買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