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古箏已經記不清外婆在那個夜里究竟說了些什么了。
時間就像一把銼刀,在修整美化記憶的同時,也會讓記憶慢慢消失,即便是那些曾以為會深刻在記憶深處的東西,也會隨著時間慢慢磨滅。
但她始終都忘不掉外婆時常掛在嘴邊的“獨一無二”。
她常常會想,要是自己早早就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那外婆那天會不會就不會去世了。
燥熱的天氣,聒噪的蟬鳴,明明一點都不適合在外面睡覺。
葬禮上,淚流滿面的爸爸媽媽緊緊抱住她,讓她不要想那么多,事情會變成這樣全是他們的過錯,和她是不是獨一無二沒有關系。
真的沒有關系嗎?
火光晃動間,她忍不住問自己。
火化場里,外婆閉著眼睛,安詳得就像是睡著了一樣,臉上的笑容仿佛是在和家人做著最后的告別,隨后一點點被推入焚化爐當中。
那天過后,她第一次知道原來不只是火把,人也可以燒很久很久。
是因為外婆本身也是獨一無二的“材料”嗎?
一定是的。
外婆就是個獨一無二的人。
她很確信這一點,可卻始終無法找到自己身上獨一無二的地方,每次問身邊的人,得到的都是一些稀疏平常的回答,根本算不上特別。
她意識到自己其實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于是她開始好好學習,因為外婆說過,只要好好學習就能認清自己,而只要能夠認清自己,將來就一定找到自己身上獨一無二的地方。
……可她一直沒有找到。
六年級畢業那一年,有人說村子要拆遷了,她知道拆遷是什么意思,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無論是老家還是屋子后面的那片竹林,村里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
得知自己要跟著爸爸媽媽進城時,她意外地沒有很傷心,只是把以前經常去的地方都去了一遍,找出了存放在秘密基地里的所有寶物——這是她曾經收集起來的最珍貴的東西。
黃昏中,她將這些東西全都留在了外婆的墓前。
有形狀獨特的光滑鵝卵石,顏色罕見的金色蟬殼,彩色的羽毛,甚至是比拳頭還大的“恐龍化石”……
看著這些曾經的寶貝,她忽然意識到,自己之所以會收集這些東西,就是因為它們足夠特別,足夠獨一無二。
物品會因為奇特的顏色和形狀而顯得獨一無二,那人呢?
人會因為什么而獨一無二呢?
直到登上火車的那一刻,她依然在思考這個問題,只是即便是到了今天,她仍然想不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自己好像沒辦法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
于是她開始轉換思路——
既然不清楚怎么讓自己變得“獨一無二”,那為什么不試著直接去追尋看得見的“獨一無二”呢?
成為第一,就不會再變成第二。
那么……
只要能一直拿下第一名,是不是也算得上一種“獨一無二”呢?
……
“加油!”
“加油!”
“沖啊學姐,我愛你!”
冷冽的冬風劃過臉頰,將女孩的思緒從那個燥熱的夏天拉回了冬天的操場。
震耳的呼喊聲重新充斥在耳邊,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