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下了一整天的雨終于停了。
雨后的薄霧中,一座小鎮宛如一顆被精心雕琢的明珠,靜靜地鑲嵌在山水之間。
韓晝和古箏等人相繼下了車,將行李箱從后備箱取了下來,司機剛走,小鎮的街道便吹來一陣刺骨的寒風,凍得幾個女孩不由縮了縮脖子,原本還有些睡意惺忪的王冷秋立即清醒過來,一言不發地走在前面帶路。
幾人跟在王冷秋身后,踏上石橋,好奇地打量著鎮里的景色。
一條蜿蜒的江流猶如透明絲帶一般穿過城鎮,或許是因為天氣太冷的緣故,江水的流淌顯得格外遲緩,朦朧的霧氣撥動著漣漪,江面與水中倒映著的灰暗天空以及暗色調山脈交織在一起,沒有春天的勃勃生機,反倒顯得有幾分慵懶與憂郁。
這是獨屬于冬天的氣息。
遠處的江面上隱約能看見幾個黑點,似乎有人在劃船,這一幕頓時吸引了古箏的注意力,當即走向橋邊,眼前一亮道:“你們看,那邊有人在劃船!”
口中呼出的白色霧氣向上升騰,將少女那雙澄澈的眸子襯得格外明亮,齊肩短發下隱隱能看見晶瑩的耳垂,以及一對小巧精致的耳墜。
今天的古箏顯然是精心打扮過的,以往的她除了那條從不離身的海豚吊墜之外,從不戴其他飾品。
韓晝一聽這話就知道這家伙想做什么,哭笑不得道:“想劃船也得找個好天氣,待會兒說不定還會下雨,況且人家不一定會把船借給你。”
“我又沒說現在就要去劃。”古箏不服氣道。
“可以借。”
前方的王冷秋開口道,“鎮上的船是可以租借的,交一點費用就可以了。”
冬日的風格外凌冽,將女孩那張我見猶憐的臉頰吹得有些發白,或許是因為回到了故鄉,她的話比往常要多一些。
“如果明天天氣不錯,我們就一起去劃船吧。”
韓晝愣了愣,畢竟王冷秋很少主動提議去做什么,而且雖說對方說的是“我們”,但他總覺得這話是特指他們兩個人。
不過古箏和鐘鈴顯然沒有聽出這個意思,前者連忙回應“好啊”,后者則是淺笑著點點頭。
見大家都沒有意見,韓晝自然不會掃興不同意,他也挺想體驗一下劃船是什么感覺,況且萬一到時候船翻了,他還得下河把三個人撈上來。
松山鎮是一座頗具歷史氣息的小鎮,道路幾乎都是由青石板鋪就而成,古老的建筑錯落有致地分布著,那種飽經滄桑的石砌房屋并不少見,屋頂的青瓦在歲月的洗禮下呈現出淡淡的青灰色,墻壁上爬滿了綠色的藤蔓,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除此之外,現代化的建筑同樣隨處可見,超市藥店應有盡有,潔白的瓷磚與青色的石磚交相輝映,并不顯得突兀,反而有一種新舊融合的異樣美感。
街邊有人在賣烤紅薯,熱氣彌漫,老遠就能聞到香味,韓晝過去買了四個,眾人一邊吃一邊趕路。
松山鎮真的是一座很有意思的小鎮,除了現代化的汽車電動車之外,偶爾還能看見牛車穿行而過,一個面容呆滯的男子坐在車上趕牛,鞭子不時會落在自己身上。
聽鎮里的人說他叫沈河,天生癡傻,整天不是騎牛就是騎馬,因此被大家稱為牛馬沈河。
(純屬怨念,不影響閱讀)
“這地方景色真好。”
吃完紅薯,古箏拿出紙巾擦了擦手,一臉感慨地說道,“我老家都沒有這地方美。”
能讓這家伙認輸,足以說明這地方的景色的確相當不錯,唯一的缺點是冷了些,春天的景色只怕會更加秀麗。
見古箏直勾勾地盯著遠處的山脈看,韓晝樂了,沒好氣地說道:“該不會除了劃船,你還想在這么冷的天去爬山吧?”
“我就想想還不行嗎?”
古箏扭頭白了他一眼,臉上浮現出緬懷之色,感慨道,“自從上初中以后我就再也沒有爬過山了。”
她有些遺憾,現在天氣冷,的確不太適合爬山。
韓晝怔了怔,忽然想起古箏的童年同樣是在村鎮里度過的,爬山下水對她來說或許意味著一段美好的童年回憶,如果有機會的確可以試著重溫一下。
他權衡著現在這個氣溫爬山的可行性。
就在這時,王冷秋突然說道:“鎮里有上山的山道,很好走,沒有危險,如果不怕冷的話可以走山道上山。”
“真的嗎?”
古箏神色振奮,她對爬山其實并沒有那么濃厚的興趣,她真正想要的是和韓晝一起爬山——一起爬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她想和韓晝留下這樣彌足珍貴的記憶,那個叫莫依夏的家伙絕對沒有和韓晝做過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