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想,僅數字動力城項目的拆遷補償,就有近十億的現金流出。
老百姓拿到錢之后,他不會乖乖的存銀行的,尤其是當前這種干啥都能賺錢的時刻。
這些“低技術”人群,他們沒有特殊技能,也沒有市場遠見,只會一擁而上進行簡單粗暴的低端投資。
買個大車拉土方、搞運輸能賺錢,那就買大車;
買輛汽車開黑出租能賺錢,那就買汽車;
開飯店能賺錢,貼張紅紙就開業;
蓋毛坯房能出租,大家集資蓋房;
弄ktv能賺錢,那就整個ktv一條街;
開美容美發,那就整美發一條街,雖然技師不夠用……
青州對標國際大都市進行城市規劃,必然又要大規模投資,會更進一步引發經濟過熱,乃至狂熱。
大基建拉動投資是好事,但大基建之后必須有大規模的產業支撐來接盤,才能保證資金的良性循環。
如果后面產業沒跟上,那可不是潮起潮落那么簡單,而是金融海嘯后的一地雞毛,甚至有可能導致青州以后若干年緩不過勁來。
如果說數字動力城二百億的投資讓大家激動的話,那趕超新加坡這個概念則讓人戰栗!
全力配合,就意味著寅吃卯糧的巨大投資風險。
不配合?
產業來了,城市硬件跟不上,白白浪費了機會。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陳元生是個輕易不吹牛逼的人,吹過的牛逼基本也都實現了。
所以,領導們愿意陪著你賭一把,
“彥省,諸位領導,首先感謝你們的信任。”
陳元生很認真,這個時候也不能開玩笑:“我目前的產業規劃,主要集中在網絡軟件和高科技制造業兩個方面。”
“網絡和軟件產業,這方面的內容我以前跟周書記交流過,數字動力城就是其配套項目。”
“我初步推斷,互聯網應用很快會迎來一個大的爆發階段,今后將會滲透到工業、商業、貿易、乃至人們生活日常的方方面面。”
“目前社會對網絡的應用和開發,還遠遠不夠,至少在國內現狀是一片藍海。”
“除去數字動力城這個項目之外,我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有計劃在青州建物理服務器或者數據中心,也是配套工程。”
“如果這塊產業發展順利,政府大力支持的話,未來十年之內,應該能形成一個產業集群。”
秦明朗在旁邊插了一句:“你那個什么物理服務器和數據中心,投資多大?”
陳元生搖搖頭:“目前企業沒有技術儲備和相關人才,我的初步計劃是找合作伙伴,以市場換技術。所以具體投資不敢保證,五六個億應該是有的。”
“這屬于典型的高科技企業,大力支持。”
彥振林斬釘截鐵的說道,陳元生每拉來一種產業,投資一個項目,他心里的底氣就壯大一分。
陳元生繼續道:“高科技制造方面,主要圍繞電子產業進行。這次去硅谷也是這個目的,領略和感受一下美國的科研前沿。同時,我也接觸了一些華人,想辦法忽悠他們來青州發展。”
旁邊幾個人都笑了起來。
孟憲坤道:“市里的高科技人才創業扶持政策馬上就出臺,你下次再去硅谷,也幫忙宣傳宣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