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劉師傅好,這位是……?”
劉長卿帶著那個自來卷小伙散步似的朝這邊走過來。
劉茂之所以認識劉長卿,是因為三天前他剛剛被劉校長處罰過。
這批來培訓的建筑工共有三十人,坦白講大家素質都不怎么高,晚上沒事就在宿舍打牌、喝酒……
劉茂比較特殊,他弄了個鐵盆唱起二人轉“跳大神”。
劉長卿就住在教職工宿舍,當晚過去直接抓到9個人,罰他們把整棟宿舍樓的樓道、廁所全部打掃一遍。
“這位……韓師傅,說是來想看看咱們的老宿舍樓,我就幫忙推過來了。”
劉茂松開輪椅的扶手解釋道,在這個年輕校長面前,他還是有點拘謹的。
劉長卿走到輪椅旁邊,淺笑著伸出去:“韓老師你好,我……劉長卿。”
韓子文有點詫異,但還是很自然的伸手過去握了一下:“你好,好年輕的校長啊!”
“那我們走啦,你們聊。”
劉茂說著擺擺手,轉身和劉尊健離開。
韓子文還不忘扭頭再次表示感謝。
劉長卿低頭打量了一下輪椅:“聽口音,韓老師不像是本地人呀,專程來這里,是找人么?”
韓子文在魔都生活二十多年,言語中多少有點上海口音。
韓子文抬頭看了一眼:“我找一個學校,以前叫做‘青州市干部培訓學院’,結果打車來這條街上,司機告訴我,這條街就這一所學校,我猜大概是改名了。”
劉長卿笑了笑:“不僅僅是改名了,還合并了。以前這里有一半地方屬于‘青州市干部培訓學院’,現在叫‘青州市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合并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韓子文感慨的點點頭,抬手指了指前面的宿舍樓:“這幾棟樓,是當年我所在的設計院設計的,我還在這里盯了三個月。十幾年時間過去,物是人非!”
聽了這話,旁邊的卷毛年輕人一臉驚訝,先是看了看韓子文,又驚恐的看了看劉長卿。
劉長卿伸手握住輪椅的把手,輕輕推動:“韓老師,我帶你轉轉,這些樓快拆了,好好看看吧。”
坐在輪椅上的韓子文半天沒說話,抬頭打量著宿舍樓,良久才道:“拆的好啊,是返潮的原因么?”
“其中一部分是這個原因。”
劉長卿停頓了一下繼續道:“學校準備升級改造,這幾棟不怎么成熟的建筑當然第一批拆掉了。”
韓子文長出一口氣,認真道:“很抱歉,真心給所有住在這里,造成麻煩的人說聲對不起。”
“這些樓是我設計的~”
“那年我31歲,自上班以來,干的基本都是枯燥的畫圖工作,完成別人的項目,心中始終有懷才不遇的感覺。”
“正巧,院里來了個內陸城市某學院的宿舍樓小項目。”
“因為當時設計院還有其他大項目,對這種小項目不上心,可有可無,也沒多少設計費,領導就找到我談話,看我有沒有信心單獨拿下這個設計。”
“我就答應了下來,而且劍走偏鋒……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國內建筑很多走的是蘇系風格,我的設計則偏向于德系風格。”
“沒想到,方案居然被選中了,被甲方領導大力褒獎,說與眾不同,很有特色。”
“接下來,我就帶著一幫年輕人完成圖紙的繪制,并親自來青州監督施工。”
“但是,設計跟施工是兩個概念,多年之后在反思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當年疏忽了很多東西,防潮就是其中一點。”
“在整體風格上,我采用了德系與中國傳統建筑風格結合,但結合的有點不倫不類,是個很失敗的作品。”
“這些年,我常懷愧疚之心,最大的愿望其實就是把這棟樓拆了,給別人少帶來些麻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