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項目的研究由來已久,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進入了商用。
尤其是1993年日本日亞公司的中村修二發明藍光發光二極管,led由此便可以合成白光,同時也能合成任何顏色的光,而且led沿著摩爾定律,以每18月亮度增加一倍的速度成長,從而打開了廣闊的商業空間。
日本1998年第一個推出了“21世紀照明計劃”。
美國和歐洲在2000年先后推出“下一代照明計劃”和“彩虹計劃”。
我國2003年將led照明正式列入“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項目”的國家級計劃。
這些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組織高校和企業進行聯合研發。
僅美國就有1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公司和高校參加,國家每年投入5000萬美元,累計投資五億美元。
其實這些計劃,陳元生一個也不知道,因為他前世就沒涉足過led產業。
之所以要不計成本的投入,第一個原因當然是曙光電子的產業需要,第二個原因則是知道未來這兩個產業會迎來大爆發。
照明、手機、顯示器、醫療、娛樂、可穿戴設備,led會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led涉及的產業鏈極其龐大,光電、材料、化工、集成電路、芯片、封裝……
饒大強返校后第一件事便是找來本校在led領域有研究的教授、導師們開會座談,了解一下目前國內和國際的相關進展,看看我們應該在哪個方向發力,如何發力。
工業大雖然在led研究方面缺乏積累,但也不是一點都沒有,對國際前沿的科技進展還是有相當了解的。
于是曹健林便看到了讓他差點吐血的一幕:
“魯教授,這幾天你帶人弄個產業報告,調查一下國際上led產業的最新動態,如果我們切入這個產業的話,需要什么材料、設備、人力物力、啟動資金,先統計個大致的數據。”
“王教授,把你手頭那個幾萬塊錢的項目先放一放,或者給學生去做,現在就轉型,這個led產業項目是曙光電子陳老板要重金投入的,機會難得,讓你帶的那幾個博士研究生也改一下專業方向,這是為他們好。”
“朱教授,你是從美國留學回來的,發動一下人脈關系,深入了解下看看這個領域的專家、科研人員有沒有想辭職的。”
“邢院長、王教授,調查一下國內有哪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在led領域比較先進,分批組團去拜訪學習一下,多帶點人,照相機、錄音筆該帶的也帶上,去了總不能白去。這不叫偷師,大家都是兄弟單位,屬于正常的學術交流,大不了請他們吃頓飯,把發票保留好。”
“廖副校長,既然mocvd(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設備)是研發重要設備,就趕緊咨詢一下,看看從哪里能買到,要最好的。”
等任務安排下去,參會的眾人離開,曹健林放下手里的茶杯,驚訝的問道:“饒校長,德國愛思強mocvd設備一臺差不多兩千萬,你一句話就能做主?你這校長權力也太大了吧?”
“那么貴呢?”
饒大強好奇的問道。
曹健林看了他一眼道:“兩年前,我們光機所準備買一臺的,但資金不寬裕沒買成,你們資金就這么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