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硯書是很真誠的,但是面對小草平淡的反饋,他倒是不知道怎么接話了。
小草知道李硯書是是個老師家長眼里的好孩子,同學眼中的好榜樣。
在學校里的口碑基本上沒有負面的評價,他謙遜知禮,不管對待老師還是同學都是彬彬有禮的態度。
不過在小草的眼里,他還只是一個青澀的小少年,小草也沒有需要他來給予幫助。
更何況這種無人打擾的境況她還是挺滿意的,沒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小草吃完飯后就離開了。
沒過多久一人就走到李硯書旁,“那人誰啊?你這幾天好像格外關注她。”
“家里的一個妹妹。”
吉子宣調侃:“你妹妹還真多。”
“不過這個妹妹和迦卉妹妹比起來,好像有點不待見你?”
李硯書說:“我們本就認識沒多久,不相熟很正常。你不要到處亂說,不要給人添麻煩。”
吉子宣挑眉:“這學校里有關你的事哪一件是我說的?”
“只是提醒你。”李硯書起身端走餐盤,看了一眼他的腳:“腳傷好了?”
吉子宣攬過他的肩:“早好了,放學后打球去?”
...
這種精英式教育的貴族學校,除了幾門主科,還設有其他課程。
例如每周都有的編程課、科學實驗課、藝術課、體育課等。
這些基本上都是作為選修課,比如藝術課可以選擇繪畫或者音樂,繪畫有國畫油畫等區分,音樂也有聲樂、樂器演奏等區分。
體育課也不僅僅是放風運動那么簡單,可以選擇各種體育項目,例如足球、網球、馬術、賽艇等體育項目。
除此之外還有社會學的講座課程,能讓學生們對于社會運行機制有更全面的認知,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藝術課為了清凈,小草選擇了音樂鑒賞。體育課則選了網球。
不過這幾門課里,小草還是覺得編程課最有意思,能學到的東西是最實用的。
主科課程對她來說很簡單,除去上課的時間,她基本上都在研究編程課程上老師布置的作業。
學校給每個學生都配備了電腦,課余時間可以隨意使用。
——
日子就這么安穩了幾天。
某天小草和小花一同回到家中時,卻發現小花的情緒似乎格外低落。
吃飯的時候也比平時沉默不少。
小草問:“怎么了嗎?今天發生什么事讓你不開心了?”
在小草再三詢問下,小花才說出了原因。
“她們、說我,是、是鄉下人。”
原來是小花有的時候沒改掉自己說“俺”的口癖,再加上瘦瘦小小皮膚黃黃的,就有一些調皮搗蛋的男孩子說她是鄉下人。
小草給小花夾了一塊排骨,緩緩道:“小花,難道你覺得,鄉下人是用來罵人的意思嗎?”
小花急了,想說但又不知道如何表達。
小草說:“我知道,你的意思是想說他們取笑你的時候語氣很讓人討厭對吧?”
小花點點頭。
“如果你想讓他們不要這樣取笑你,那我們就努力改掉這個習慣。”
“今后你肯定會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如果對方嘲笑你的點剛好是你的缺點,那么你可以讓自己來選擇要不要改變。”
“可是小花,‘鄉下人’本來就不是應該用來取笑的詞。”
“現在在城里生活的人,哪一個祖上不是鄉下的農民?鄉下和城里本來就不應該有高低等級之分,農民更是我們應該去尊重的人,要不然我們吃的米吃的菜都是哪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