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青的確是是一個溫柔又沉穩的人,對大女兒耐心又負責,有的時候還會教小女兒讀英文。
兩人的接觸也越來越多。
秦臻不愿意承認,他的出現好像打破了平靜的婚姻生活,她開始隱秘地期盼每個周末的到來。
半年后的一天,徐延青來的時候剛好弟弟秦致也在。
那天過后徐延青就提了辭職。
不論秦臻怎么追問也不說,只當他有自已的事要做。
后來秦臻再也沒有見過徐延青,他把會所的工作也辭去了。
好幾年后,秦臻才從會所主管那里得知徐延青已經去世了。
直到那時,秦臻才知道關于徐延青的一切,也是在那時她才知道徐延青為什么會辭職離開。
...
徐延青和秦臻的弟弟秦致是一個高中的。
那個時候秦致不服管教,為了氣爸媽從貴族中學轉到一所公辦高中。
抽煙打架不思進取,惹得家中關系一度十分緊張。
高二時秦致又挑起了一次群架,在推搡當中,他踩壞了徐延青的助聽器。
徐延青家庭條件并不好,小學三年級才給他配的助聽器,配助聽器的錢還是因為父親從工地上摔了,用賠款買的。
他的父親也因為沒有及時治療腿傷,從此走路都是瘸的。
徐延青的助聽器掉在地上被踩壞,卻因為人微言輕,再加上這件事牽扯的人比較多,沒有人注意到他。
他拿著碎了的助聽器找老師,卻被敷衍了事。
屋漏偏逢連夜雨,他的母親又突然查出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的治療需要一大筆錢,徐延青被迫輟學打工賺醫藥費。
可是健康、正常的高中輟學生都很難找到工作,更何況是沒有助聽器的聽力障礙人士。
連后廚洗盤子這種活都不招他。
走投無路之下,他去了一家會所,認識了那個主管。
才有了之后的事。
徐延青辭職離開后,他的母親堅持了幾年還是去世了,緊接著他的父親也中風死了。
一下子失去了雙親的徐延青最終在一個冬天自殺了。
這件事對秦臻的打擊很大。
她完全不知道秦致將助聽器踩壞的這件事。
秦臻難以想象失去助聽器的徐延青會有多無助。
他聽不清周圍的人都在說什么,模糊朦朧的噪音圍繞著他。
失去助聽器,他連說話都不會了。
她更不敢想徐延青是如何失去對生命的希望,在狹小廉價的出租屋里擰開煤氣等待死亡。
因為徐延青,秦臻每晚都睡不著。
看著同樣帶著助聽器的大女兒,她就會想起徐延青。
想起那個像青松一樣清瘦沉默的青年。
如果當年她對弟弟的事多注意一點,如果她在追問徐延青時堅持一點,會不會事情的發展都會變得不一樣?
秦臻不知道。
于是秦臻想,如果時間重來,她希望能幫幫徐延青,他那么努力向上,明明可以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如果可以,她希望徐延青能過上他自已想要的人生。
這是秦臻最大的心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