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晚的確不知道,她對這兒的世界觀全都來源于永夜王庭里的那本《魔族編年史》。
見何晚的確不了解過去,慧空便道:“要說我們佛修的起源,還是源自一個魔。”
...
諸神之戰中,神魔一族的人盤踞在須彌山,可以說現在的靈山圣地其實在過去就是魔族的聚集地。
神魔一族中有這樣一個“魔”,他曾是眾神中一個不起眼的小神,在諸神之戰中加入了黑暗神為首的陣營。
然而在大戰之中,見神魔兩族為了爭奪資源而造成大地生靈涂炭滿目瘡痍,他十分不忍,當著黑暗神的面放下了手中的法器,退出戰爭,并開始游說雙方不要再繼續殺戮了。
后來神魔一族被分到九幽之下時,他因提前退出陣營并保持中立令他可以留在地上,于是便留在了須彌山,開創了現在所謂的“佛道”,也是“悟道”。
他原本是一個“魔”,在悟道后成“佛”了,成了眾神之中第一位“佛陀”。
因此在佛修的觀念里,佛和魔本就是一體兩面,佛修需要放下執念,四大皆空,方可登上西天極樂,修得佛陀正果。
若是放不下執念,反而會被執念所擾,那么便會走火入魔。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佛本是魔,魔亦是佛,一體兩面,光暗共生。
“你執念過重,因此入魔。”
慧空大師將何晚帶到一處禪房,為她倒了一杯無花果茶。
黃色的小果子在水中浮動一會后便沉入了碗底。
“你瞧這無花果,雖叫‘無花’,卻并非真的無花,不過是花朵隱于果實內,外不見華美之相。”
“尋常植物都是先開花后結果,無花果卻是‘花果一體’。”
何晚直白發問:“大師是想告訴我,應破除對表象的執著,直見實相?”
慧空道:“‘當下即是’。你有佛緣,何必沉溺于過去之事。”
“大師又怎知過去之事無不困擾我,只要解決此事我自然不會再沉溺過去。”
“一個人痛苦的根源莫過于執念太重。”慧空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何晚聞言笑了一下,隨后端起那杯無花果茶,看著茶面波動出一圈一圈的水紋:
“大師既說我執念過重,可知這執念就是我存活至今的動力。”
“世間萬物都是先開花后結果。至于開什么花結什么果,都該由我來決定。大師不必再勸阻。”
慧空嘆了一口氣:“緣主既已決定,那貧僧也就不多說了。”
佛祖只渡有緣人,看來何晚并非是那個有緣人。
何晚將茶一飲而盡:“還望大師替我引薦一下卻塵大師,我想與他學習陣法之術。”
慧空不緊不慢喝了一杯茶,隨后才慢慢道:“你找卻塵啊?他前段時間剛去越都了。”
須彌山上的和尚的確會經常前往凡世傳道誦經,助力佛教盛行。
何晚:“......”
合著卻塵壓根就不在須彌山。
白白浪費她這么多天的時間!
知道卻塵在京城后,何晚便準備告辭。
離開前,慧空給了一顆無花果放入何晚的手中。
“‘無花’即‘無住’。”慧空道,“心無掛礙,方得自在。愿緣主早日悟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何晚并未拒絕這顆無花果。
謝過慧空后,何晚便離開了須彌山準備前往越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