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是金穗最忙的時候,不比去年的“雙搶”輕松。
她每天早上天剛亮就得醒,給家里做好早飯就去市場上買菜,然后才去上班。
服裝廠的工作也不算清閑,三四月份就已經開始忙著做夏裝了。
一直到四月底,天氣已經逐漸回溫,厚重的棉衣終于可以脫掉了,金穗穿上了去年自己做的長袖襯衫去上班。
這長袖襯衫幾乎都是用零零碎碎的布料拼接而成的,但當然也不是瞎拼接,做出來的樣子好看極了,引起了廠里女人們的視線。
“哎喲金穗,你這襯衫哪里買的?這么好看?”
“這自己賺錢了就是不一樣哈,舍得花錢打扮自己了。”
金穗微笑:“我自己做的。”
組長一看,上面拼接的布料還真是廠里之前的。
金穗的手還真巧。
這時老板也進來了,一眼就相中了金穗身上的襯衫。
之前習慣了穿著樸素的向金穗,還是第一次見她穿著亮眼。
老板湊近看衣裳上頭的布料排列,越看越喜歡,越看越嘖嘖稱奇。
他也做服裝生意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看這種設計。
其實這種做衣裳的方式在農村并不稀奇,以前向母給家里的小孩做衣裳就是用一些零零碎碎的布料縫的,但不同紋樣、面料的碎布要想做出一件看的舒服又漂亮的衣服不僅僅看裁縫的技術,更重要的是裁縫的審美。
金穗好歹也是見識過那么多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時代、不同國家的主流文化,審美自然不俗。
原本金穗就想靠著自己做出一件件衣服,靠硬實力說服老板,但自從家中接二連三發生的事,讓金穗意識到需要加快自己成長的步伐。
她帶著自己之前閑來無事繪制的服裝稿,敲響了老板辦公室的門。
“老板,我有個不成熟的建議,想和您探討一下。”
...
“咱們廠子不能只是光喝別人剩的湯,只有走在市場的前面才能吃到大塊的肉。”
“您經常在外面跑業務,應該能看出來服裝這一塊的市場越來越大,您甘心看著別人賺大錢,我們只能分到一點邊角料嗎?”
金穗直接將手稿和圖紙擺在桌子上,明晃晃亮給肖老板看。
這些衣服圖紙金穗也是有自己的“小巧思”,她沒有照搬二十多年后的那些漂亮時髦的服裝,而是以現在流行的款式為基礎,增加一些“微創新”。
例如在普通的襯衫領子上、袖口處加上一條顏色迥異的鑲邊。或是把直筒褲的褲腳改成一兩年后流行的微喇。或者在裙子上加上幾個夸張的明扣作為裝飾。
這些不會太過超前,但足夠新穎。
肖老板是聰明人,一下子就懂了金穗的意思。
他其實不太喜歡太跳脫的員工,但金穗的話又戳中了他的痛點。
廠子里的技術只能接一些沒有什么技術的簡單活,以至于秋冬季節都接不到什么大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