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先大批量生產,卻賣不出去,一旦滯銷對這種小廠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畢竟斷貨是幸福的煩惱,壓貨可就是致命的負擔了。
之前的訂單量也不是金穗隨隨便便憑感覺生產的,她也是算過了“經濟批量”才得出的數字。
錢可以先慢慢賺,等以后做大了就可以接百貨公司的訂單或是外貿訂單了,再過幾年就可以開辟零售業務了,沒了中間商賺差價能賺的更多。
不過金穗聽到金薇說的這些話,有些意外這黃裙子賣得這么好,那估計又會有人來追單了。
果不其然,肖老板從外地出差回來,十分激動地告訴金穗,那條黃裙子又來了八百單!隔壁縣城的人都來找他們批發了。
也許是顏色明媚漂亮,也許有“鄧麗君同款”的加持,總之肖老板又簽到了追單,工廠得加急趕工了!
金穗說:“既然有追單那就做吧,做完這一批就不做了。”
肖老板不解,有錢還不賺。
“再過一會估計就有別的工廠做同款了,其他工廠的價格肯定會比我們低。”
與其花時間和其他工廠搶訂單,不如多琢磨琢磨新品,搶占市場先機。
...
事情也果然和金穗預料的一樣,黃裙子第二批的訂單還沒交付,市面上就出現了大量仿品。
不僅如此,之前的襯衫也出現了許多相似的款。
肖老板知道這件事后非常生氣,這些衣服可都是他們廠子里自己設計自己生產的!
他好似全然忘記了自己以前接的單其實大部分也全都是大城市的仿品。
金穗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出現。
現階段肯定是拿這種行為沒辦法,而且他們廠子也沒注冊商標沒注冊版權,就算打官司也打不贏。
但這件事也足夠能撬開一個說服的缺口。
金穗說:“肖老板,我覺得,咱們廠子既然是奔著做大做強去的,各方面還是得搞得正規一點。”
“比如咱們廠子的企業名稱、商標等等。”
“只要是咱們廠里生產出來的衣服,每一件都帶有咱們商標的標簽,就能和市面上的那些仿品區分開了。”
“有了品牌商標,以后開辟零售業務也會更順利。”
肖老板都懵了:“——等等!零售業?”
金穗看著肖老板,淡淡道:“是啊。難不成您打算一直按照現在的經營模式賺錢?那條黃裙子街邊小店賣35一件都有人買......這筆賬您應該會算吧?”
肖老板當然知道零售端賣的貴,但那樣的話就要租很多商鋪啊。
“零售渠道可以等之后看看市場情況再決定要不要開辟,現在咱們重要的還是這個。”金穗回歸正題,“咱們的廠子得想個像樣的企業名字吧?還有商標。”
肖老板覺得金穗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一開始開這個廠沒想到會做到現在,當時是八三年開的廠,為了程序簡單一些就直接“掛靠”在了街道辦的名下,名字也是隨便取的,沿用的他自己的名字“肖紅星服裝廠”。
金穗倒不是那么在意到底叫什么名字:“既然如此,那注冊的時候就叫‘紅星服裝股份責任有限公司’。”
只是像這種八三年掛靠經營的,在現在都是被稱為“紅帽子企業”的,盡管在小地方這種廠子多的是,但之后如果要做大肯定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