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周曦越準確答復,‘周平’也算是略微摸清了自己這位曾孫是何情況。
其雖然修人道,心中想著壯盛郡國,但其中也仍有家族的位置,如若家族有危難,其自會出手庇護。
就是在平日這些事情上面,其顯得有些‘冷漠’,甚至在某些事情上,其還會偏袒郡國些許。
對于這個,周平倒是不怎么在意,其偏袒郡國,那是因為周家有些人不滿足當下分配,想從郡國謀求更多好處,周曦越為了自己的道途,為了家族能長久發展,加以嚴懲也實屬人之常情。
倘若上下皆依照規矩行事,自然也就不會有同族相對的難堪事情發生。
至于說修行資糧不夠,身處這樣的世道,又怎么可能滿足;能做到的,也就是強者多得一些,弱者少得一些,如果全由強者獨吞,那也別想什么良性發展,更別妄談誕生更多的強者。
當年趙庭就是這般待下,他們周氏,自當也是如此。
在離開閑水庭后,周平的這道化身就又回到了白溪山,坐鎮明玄宮內,不斷加強山中防護,以確保庇山大陣散去,天地異象蔓延蒼茫時,白溪山還能安然無恙。
而在這過程中,也煉制了大量陣旗、陣盤,以此將山中各方法陣更換改進,尤其是庇護群山峰岳的天元太玄陣。
他如今陣法一道造詣拔高,再回看這些布置,自然能看出其中各方面的缺陷不足,只要加以梳理改進,多少也能讓護山大陣威勢壯盛,從而確保族地太平。
而在另一邊,周平本尊也找上了正在陡崖垂釣的無明。
“玉靈道友,貧道可是記得,前幾日才講了奇陣之詭變。”
“今日就又來尋貧道,倒是有些不合道友往日性子啊。”
無明沒有回頭,依舊望著湖面不斷蕩漾的魚漂,卻是朗聲打趣著。
對于周平,他其實是比較敬佩的,先不說其資質幾何,光是其毅力,就已然非常人能與之媲及,勝過天底下九成九的存在。
在西南鎮守邊疆的一百多年內,周平就幾乎不曾閑暇過,終日勤于修行,亦或是鉆研陣法一道,僅有的幾回,那也是事出有因,可謂是勤奮至極。
包括當下講授陣法一道奧秘,其每每記下,都會回去苦心鉆研,或數月,亦或數年不出洞府;待再時,其就算沒到融會貫通的地步,也必然明悟在心,為手中妙法。
與之相比,無論是鄭慶和,還是青玄子,亦或是終年煉神的周修武,都顯得有些‘慵懶懈怠’。
雖然周平成就玄丹六轉,同皇族供養有著莫大關系,卻也絕然離不開其這恐怖恒心毅力。
甚至有時候,他都不由為周平感到惋惜,有如此堅毅修道之心,但偏偏資質卻不拔尖,最后極可能是止步在九轉,除非有什么大機緣,不然注定越不過極境門檻。
畢竟,道則相斥,就猶如傾瀉的沙石橫瀑,越是往上,就越艱難不得進。
有些玄丹修士,可能六七百年就修到了玄丹八轉,乃至是玄丹九轉,但直至他們壽元耗竭,也沒能再往前進半步,就是因為已修成的三則道則排斥太大,相互消磨顯威,讓其都無法感悟新的道則。
周平有如此毅力,這是幸事,意味著就算他身死道消,其也能在極短時間內撐起西南頂梁柱;但也為不幸,待三四百年后,其修到了九轉境界,卻只能絕望相看道途,那將會是何等地痛苦。
周平沒有在意無明的打趣,淡聲道:“在下前來,是想向道友,求一則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