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里有很多針織背心,粗線,細線的都有。
但是那些都是機器織出來的,和親手織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姜顏本來想去問問知青們有沒有會織的,實在不行,去村里問問哪個社員手藝好,她學還不行嗎?
后來大輪子給她播放了一些關于針織的資料,姜顏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強,看了幾遍就會了。
反正她也不想織什么復雜的針法,就織最普通的平針就行。
至于尺寸嘛……
想到司律的寬肩窄腰,姜顏不自覺的清了清嗓子……
那啥,火燒得有點多,屋里多少有點干。
姜顏從空間里挑出幾卷湖藍色的毛線,找了半天,才在一個落了灰的箱子里翻出幾根織衣服的竹針。
她按照資料上教的,先起針,然后根據尺寸的大小,決定起針的針數。
一開始還有點手生,但是這個活就是熟能生巧的工種,所以她也不著急,慢慢的織,爭取每一針都織緊實,不落針,不錯針。
就這么織了一上午,眼睛都花了,才勉強織出一小片來,還挺有成就感的。
中午簡單做個飯,直接煮一袋速凍水餃,把包裝袋收到空間里,沾上新拍的蒜泥,吃了個不亦樂乎。
小白聞到香氣,急得團團轉,但是姜顏依稀記得狗子好像是不能吃鹽的,只能用一包牛奶把它打發了。
吃完以后,淺淺睡個午覺,下午繼續織毛背心。
慢工出細活,雖然是第一次織,但是姜顏織得還挺平整的,而且她幾乎沒出錯,一針織錯了,馬上就能反應過來,不用拆了織,織了拆的,讓人崩潰。
下午的速度明顯提上來很多,姜顏對自己的作品表示滿意,正欣賞呢,一陣敲門聲響起,“小姜知青在家嗎?”
姜顏趕緊出去開門,一瞧居然是李彩英來了。
“嬸,你咋來了,快,進屋說話。”
外頭太冷了,李彩英也沒推脫,就跟著姜顏一起進了屋。
“哎呀,屋里挺暖和啊。”李彩英摸了摸炕,不由得點了點頭,“你別舍不得燒柴,凍壞了可是大事,要是柴不夠了你就說一聲,讓我家鐵路和援朝去山上多砍點回來。”
“嬸子,我一個人,夠用。”
李彩英眼尖,一下子看到了姜顏織的小片片,拿起來驚嘆道:“小姜知青,你手可真巧啊,這活織的多板正啊。”
“我也不會織別的,就只會最簡單的這個平針。”
“這就相當不錯了。”她突然一笑,湊近了問道:“這是給司團長織的?”
“嗯。”姜顏也沒有啥不好意思的,大大方方承認了,“我想給他織件背心,等以后手藝好了,再織毛衣啥的。”
“背心好,背心好。”
姜顏只道:“嬸子,你來是有啥事啊?”
李彩英這個人,還是挺有深沉的,閑著沒事的時候也不會跑到別人家里東家長,西家短的,她來串門,肯定是有事。
“我是想和你說一聲,晚上家里包餃子,你過去吃飯。”
“嬸子,我就不去……”
“你和嬸子生分啊?”李彩英把臉一板,“你救了寶兒,又救了我們家勝利,吃頓飯還和嬸子見外?”
這年頭糧食不夠吃,家家戶戶一年到頭吃幾回餃子啊。
姜顏只道:“我去,我去。”
“哎,這就對了嘛。”李彩英臉上有了笑模樣,“你可不許拿東西,要不然我翻臉啊。”
姜顏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