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鐵路的這種思維,可以說是很多人的慣性思維,以前替大隊賣命,一年到頭就靠著那點工分過活,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全家人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沒盼頭。
包產到戶以后,地等于是自己的了,種地打的糧食都是自己的,賣了糧,交完農業稅,剩下的錢可比拿工分掙得多多了。
種自己的地,更上心,打的糧食肯定也更好。
大家基本上都是這個想法,覺得種地就能致富。
也對,也不對吧!
包產到后以后,老百姓的日子確實比以前好過了,但也僅僅是好過一點。
種地這件事情,真的是看天吃飯,風調雨順才有好收成,萬一老天爺不賞臉,旱了,澇了,那可真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姜顏把未來幾年的形勢和鮑鐵路說了,最后總結了一句,“其實勝利大隊的田,不是很好,平原優勢也沒有發揮出來,零零散散的。”
想要靠種地發家致富,除非是大面積種植,而且要提早實現機械化,這對于勝利大隊來說,無疑是困難的。
“小姜知青,你有啥想法,你是文化人,要是你能指點老三幾句,那他肯定能把日子過好。”
姜顏道:“種藥材啊!這事兒不是明擺著嗎?咱們這兒最適合種藥材了,氣候,濕度,土壤成分,都是最合適藥材生長,只要你掌握了藥材的種植方法,就等于掌握了財富密碼。”
“可是我也不會啊?”鮑鐵路一頭霧水,“我就會種地,不會種藥材啊。”
李彩英恨鐵不成鋼地道:“不會可以學嘛,你二哥當初也不會搞養殖,看了小姜知青給的書,得了她的指點,如今還不是有模有樣了?”
“我想說的就是這個。鮑三哥,種藥材可以形成一個體系,從種藥材,到炮制藥材,再到藥片,制作成藥,做的好的話,可以形成一個產業鏈。到時候,你不僅自己掙到錢,還能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成為遠近聞名的企業家,那才是光宗耀祖呢。”
鮑鐵路想了又想,實在想象不出姜顏描繪的那個遠大的未來是什么樣的,他憨憨地撓了撓頭,“我笨,怕學不好。”
“不怕笨,就怕懶。咱莊稼人,本來就是伺候地的,種藥能有多難。咱村當初啥樣,不還是把藥種下了?”
鮑志國看著鮑鐵路,“聽你妹子話,肯定不會錯。你就放心大膽的干,真的包產到戶了,你就再多包幾十畝山林地,為村里增加效益,也能干一個事業。”
要不說還得是大隊長呢!想得就是通透。
“好了,明天我去林子里看一看,只要是鮑三哥想學,我就教,一定不會讓你賠本的。”
全家人都笑了起來,自打姜顏來了以后,他們因為鮑志國生病而產生的消極心態,似乎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第二天一早,鮑家兄弟倆簡單吃了一口,就去鎮上了。
姜顏一覺睡到大天亮,她起來的時候,屋里靜悄悄的,一個人都沒有。
常麗給她留了字條,讓她起來以后去老院吃飯。
姜顏剛剛穿好衣服,空間那邊便有了動靜,她心念一動,也出現在空間里。
“你怎么進來了,有什么事嗎?”
司律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小沒良心的,也不知道打個電話和家里報個平安,哪怕發個電報也行啊。”
姜顏嘿嘿一笑,“時間緊,任務重,這不是來不及了嘛。對了,家里現在沒有人,你要不要過來看看?”
這個房子也曾經見證了他們的愛情。
“你住回去了?”司律太了解姜顏,她開一個頭,不用再說什么,司律就能猜到后面的事情。
“是呀,這房子現在給常麗和鮑勝利住著呢,兩人在這兒結的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