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用豪華來形容這座墓室都欠缺一點意思。
我從石門進入,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裝修精美的建筑。
方磚鋪地,穹窿型棚頂。
地面上砌出須彌座磚臺,下欄邊緣雕刻蓮條帶,中束腰用磚分隔成框,每隔內鑲砌人物磚雕。
“這哪是墓室啊?這不妥妥的豪宅嗎?”
包子不禁感嘆道。
馬占林走到甬道前,輕輕撫摸著兩邊的八角柱說道:
“都說宋人會享受生活,這話一點不假,這完全是按照生前的宅邸建造的,甚至比生前得居所還要富麗堂皇。”
馬占林說完,我們紛紛踏入甬道內。
甬道兩側的壁磚上,刻著守門武士。
他們戴著頭盔,穿著鎧甲,手持長刀,看上去莊重威嚴。
似乎在警告我們,這里閑人免進。
守門武士過后,墻壁上開始出現對稱摘枝花,每側六朵,看起來栩栩如生。
“馬叔,這些壁磚值錢不?要是有價值,一會我都給他撬走。”
寶哥的愛財程度不弱于包子,在他的認知里,只要是老的東西都有價值。
“拿到外面去買,可能一毛錢一塊,不知道人家蓋房子用不用這個。”
寶哥聽完撓了撓頭,訕訕的笑了笑。
出了甬道,墓室赫然呈現在我們眼前。
墓室不是很大,一口黃花梨制成的棺槨靜靜的擺放在墓室的正中間。
墓室的東西北三面壁墻上,每面都刻有一男一女磚雕。
這男磚雕頭梳束髻,身穿圓領袍服,腰上束著布帶,腳穿高靴。
他雙手合攏,面向內傾作待侍裝。
女磚雕頭發盤髻,身穿開襟羅衫,外穿短衫,雙手托著供盤,盤中放著珊瑚。
她面目豐潤,墓室前方作站立妝。
工匠高超的技藝,將這些磚雕刻畫得活靈活現。
“可惜了,這都是藝術品,要是能帶出去就好了。這種歷史價值要遠遠高于它本身的價值。”
就連馬占林也忍不住贊嘆起來。
等我們打量完墓室,最后將目光看向了我那口黃花梨的棺槨。
這座棺槨長兩米左右,寬度大概在一米半。
由上下兩塊黃花梨雕刻扣合而成。
底部臺基雕刻三層覆蓮,蓮瓣豐滿厚實。
檐柱都是八棱柱,沒有柱礎。
棺蓋是仿制屋頂建筑,正脊兩端微翹并刻有獸頭,四條垂脊微翹。
屋頂的四坡還雕刻出瓦棱,末端刻圓形瓦當,檐部刻出方形飛檐。
整個造型明顯具有宋代木結構房屋的建筑特點。
木棺坐北朝南,我圍著木棺轉了一圈。南面的下部刻著兩扇關閉著的大門,門扉上刻著門釘和門環。
上部刻著一扇直窗,窗柩橫斷面呈三角形。
木棺兩側刻著八個男女侍從,大概七八十公分。
有手捧托盞和瓜棱壺進茶的侍女,有手持兵器的武士。
棺材背面是一行行文字,和地宮的那行文字一樣。
三伢子說這就是契丹文,但是他不認識。
這個現象讓我們摸不著頭腦,一個宋代建筑的墓,為什么會有契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