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把探針卡進天樞星的凹槽,在那一瞬間,整個木結構發出龍吟般的震顫。
那些下沉的承重木突然彈起,在頭頂拼合成漢代量天尺的造型。
“巧奪天工,巧奪天工啊!這莫非是墨家與魯班弟子一同的杰作?”
忠哥聲音激動,跟剛開始的淡定截然相反。
這也難怪,從剛進來到現在,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已經完全顛覆我的認知。
跟這座墓比起來,我們之前去過的,只能算是小墳頭。
就在我們驚訝于承重木的變化時,玉槨室的琉璃頂蓋應聲開啟,涌出大量寒霧,而在寒霧中,又飄浮著數以千計的錯金銅片。
“金縷玉衣?!”
包子和我都見過金縷玉衣,所以他驚呼道,聲音在密閉的空間里回蕩。
在手電光下,那具懸浮的玉衣內部,分明包裹著人形輪廓。
當銅片碰撞發出編磬般的清響時,玉衣右手突然指向西北方向的木梁節點。
“過去看看!”
我們順著指引,在木梁上找到暗格,里面藏著件青銅冰鑒。
鑒蓋上的云雷紋間鑲嵌著四枚玉璇璣,轉動時能聽見機關齒輪咬合的聲音。
當最后一枚璇璣歸位,冰鑒內層緩緩升起,我們看到,幾十支墨綠色竹簡正浸泡在透明的液體中。
“是鹵水,《西京雜物》中記載未央宮就是用此方法來保存典籍。”
忠哥的聲音有些顫抖,他小心從鹵水中拿出一支竹簡,緩慢展開,上面的墨跡竟是用朱砂混合人血書寫而成的。
還沒來得及仔細研究,突然,整個黃腸<typoid=\"typo-1620\"data-tag=\"體-1620\">題<\/typo>湊開始向中心收縮,玉衣包裹的人形突然坐起,金絲編織的面部露出漆黑的眼洞。
忠哥拽著我們趕忙跳向正在閉合的逃生通道,瞥見玉衣胸腔里閃爍著光芒。
那是一顆夜明珠,上面刻著一句小篆。
我提醒忠哥看一眼,瞬間我就從面具的鏡片下看到了他皺起的眉頭。
“熒惑守心,代漢者當涂高……”
代漢者當涂高?
這句讖語在兩漢至三國時期流傳很廣,意思是取代漢朝的是當涂高,但是關于當涂高是誰,有很多說法。
但是大部分人認為,當涂高是指漢朝的某個官員或將領,或是指一個姓氏或者名字中帶高字的人。
具體,誰也沒有定論。
而熒惑守心,這話我就不太懂了,熒惑我知道,古代稱火星為熒惑,守心什么意思?守住本心?
那也不合邏輯啊,火星守心?代漢者當涂高?
“忠哥,熒惑守心是什么意思?”
忠哥想了想,開口說道:“這個心不是人心,而是只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熒惑守心是指火星在心宿停留的天文現象,在古代,這被認為是最不詳的征兆,預示著帝王有災,可能會出現帝王駕崩,戰亂,國家動蕩等大災難。”
原來是這么回事,那這樣解釋就通順了。
不過在這里出現這樣的一段文字,墓主人到底意欲何為?
“別琢磨了,從這里出去,應該就能到達玉棺那里了,這里的機關,真他媽變態!”
忠哥這話,也是我們想說的。
呼,還好有驚無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