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公孫妙善抬手便給了徐平一個腦瓜崩。“行軍打仗、濟世經國,不會觀星是不行的。可以不擅長,但必須懂。
明白嗎?”
“您是師尊,您說啥都對。”
山風徐徐,吹得衣袂飄飄,公孫妙善無奈的白了他一眼。若是尋常學子,早就被趕下山去。對于徐平,她卻是無可奈何,似乎也……舍不得……
她抬首望向星空,面容在星光下更顯睿智。“且看這浩瀚星空,星象萬千,皆有其道。星道運行,對應世間萬物變化。”
徐平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后問道:“何為星象之道?”
公孫妙善輕捋發絲,朱唇微啟。“星象者,天地之密。無論星辰、位置、亮度、運動,皆可預示人間之事。
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君之象;熒惑守心,不祥之兆。星象與天道關聯,八卦則顯象而生。
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對應天地八方之象。而星象亦分二十八宿,布于周天。
八卦之變,可應星象之變。乾為天,坤為地,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河流。星象之動,可影響八卦之運勢。”
仔細思慮許久,徐平似有所悟。“師尊所言甚是玄妙。這天道又如何體現于星象之中?”
聞言,公孫妙善凝視星空,眼神深邃而悠遠,似乎穿透無盡時空。“天道者,自然法則也。
星辰之運行,遵循天道之規律。日月交替,四季輪回,皆為天道所現。星象變,亦映天道盛衰。道行昌盛,星辰明亮,萬物繁榮。道行衰微,星辰暗淡,災異叢生。
觀星,目測星辰,記錄其位、運動,以推測吉兇禍福。星象、八卦、道啟,關乎天運,亦是國運。
道學之精髓,在于順應天道,追求內心寧靜。觀星象之變化,可悟天道之運行,進而調整自身所行,以符合道求。
徐平,道學講究陰陽平衡、五行相生相克。星辰亦有陰陽之分,日為陽,月為陰。五行對應五星,金、木、水、火、土應太白、歲星、辰星、熒惑、鎮星。五星之運行,影響著世間之五行之氣,進而影響萬物之生長變化。
五星睦,世間五氣平衡,則萬物繁茂昌盛。若五星有異,熒惑逆行,便可致五行之氣失衡,引得災疫四起。”
聽聞此言,徐平沉思良久。怪不得各國都有類似摘星司的部門,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張啟圣能混成這樣,那肯定不是只會看星星。
見他沉思,公孫妙善緩緩起身。“道學之妙,在于其無形而又無所不在。
靜心、凈心、敬心。靜心者,排除雜念,使內心寧靜。凈心者,去除私欲,使內心純凈。敬心者,敬畏道之存在,保持謙卑之心。
切記,旦行如此,方能與道相通,感悟道韻。”言罷,她緩步走向山尖,再次抬頭望月。
見對方起身,徐平也是站起身來。
剛走上前去,山頂一陣狂風襲來,吹動著石塊上的梨木壺劇烈晃動,不到幾息,便翻倒在地,朝著崖邊飛速滾去。
見此情形,徐平飛身上前,正欲將之握緊,腳一空,當場墜落懸崖。
高空墜落,沒有施力點,任憑他如何催動修為也無濟于事。“師尊!!!”
“平兒!”見他墜崖,公孫妙善臉色大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