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張啟圣的話,徐滄沒有什么表態。
老神棍自然不是啥好人,無論他心中有什么謀劃,多半也與先太子有關。
當年,隆圣帝一道圣旨,在毫無任何征兆之下,趙闊與李孝師率軍北上,不到月余便將齊王府剿滅。
這期間,張啟圣雖多番阻攔,卻未得任何成效。皇帝態度之強硬,手段之迅捷,讓人不寒而栗。齊王府自是滿門被誅,連帶著自己的女兒與孫女也橫尸街頭。
按說瑜州乃齊王封地,徐滄應當上書制止,在出兵周旋。畢竟有紀康在,北境自然會更為安全。皇帝若要興兵,雙方大可聯手以對。
而結果卻出乎天下人的意料,徐滄非但沒有為齊王周旋,連逃竄到燕城的齊王世子也為其所殺。
這突如其來的風暴,讓滿朝文武震驚不已。戍邊司與徐州營的鐵蹄席卷瑜州,幾乎沒有做太多抵抗,齊王便被擒回京城。
徐滄非但默許,還推波助瀾,張啟圣自然看在眼中。兩人自那以后便沒有了任何聯系。
到如今,多年過去,司徒二人重逢不過半個時辰,彼此又陷入了對立。
屋外忽聞雨至,淅淅瀝瀝地灑落,在地面濺起朵朵微小的水花。
街道上,行人來來往往,有的撐著油紙傘匆匆而行。有的抱著頭頂尋找一處避雨之所。摘星樓前,幾名侍衛披上蓑衣,不緊不慢地走回原位。
雨水順著屋檐落下,發出清脆聲響。屋內,兩人相視無言,氣氛依舊僵持。
幾息之后,徐滄微微皺眉,目光投向窗外的雨幕,思緒也被雨水打得有些紛亂。
張啟圣看著對方,最終打破沉默:“當年之事,你就沒什么想與老夫說的嗎?亦或是說你本就是個忘恩負義之輩?
徐滄,老夫看著你長大,對你有授業之恩,你就是這般回報老夫的?”
徐滄收回目光,神色平靜:“有何可說的?皆是為大局。
老張頭,你怎么猜是你的事,這與我無關。既然如此不信任我,為何還要在我這兒找慰籍?
還是說,你自己壓根也沒站住立場,不過是求得內心一分安寧罷了。”
“荒謬!你何時變得這般牙尖嘴利?”張啟圣冷笑一聲。“大局?齊王何罪之有?皇帝如此狠辣,你卻助紂為虐。當初若非紀康相助,那個嬰孩安能離開神京?”
“可笑至極。你當紀康是什么好貨?究其根源還不是為自己謀利?一個奪嫡失敗的廢物而已,真當他是忠臣了?”徐滄目光轉回,嘴角露出一抹戲謔。“你只看到齊王救了先太子的遺腹子,卻不知你這女婿背后的謀劃。
師尊,皇家之事,又豈是你我能全然看透。”
言談之際,雨越下越大,街道上的行人漸漸稀少。摘星樓前的侍衛依舊挺拔,雨水順著蓑衣滑落,寒染了手中的長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