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飛逝,兩個月的光陰轉瞬即逝。
自打蘇北石與姜安民覆滅,在這短短兩月之內,岳州大地被陰霾所籠罩,鎮南軍在這片土地上展開了一場又一場血腥的權力整合。
岳山王姜安民雖已身死,他的舊部卻如野草般分散在岳州各地。
若不徹底清除這些隱患,徐平在岳州的統治恰如空中樓閣,隨時可能崩塌。
在他的排布下,唐禹駐守析津,以應對淪陷于南安的甘州。宇文蕭駐守紫萍,居高臨下虎視著奉天。而雍城則由許陽駐守,控制著整個清岳江的兩岸。
徐平領中軍駐守岳山,楊定率部駐扎在飛云關外,隨時準備兵發飛云,打通岳州和玉螭的阻隔。
隨著各方駐軍的調配,徐平對姜安民的舊部展開極其殘酷的鎮壓與清剿。
鎮南軍所到之處,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得人耳鼓生疼。
那些曾經追隨姜安民的將領和兵卒,凡有負隅頑抗者,盡數血染沙場。
也有不少舊臣在鎮南軍的圍追堵截下走投無路,陸續被誅。
每一場戰斗結束,都意味著又一批岳州營的士卒消逝。
岳州的土地被鮮血反復澆灌,四處散發著令人不適的血腥氣息。
然而,這群舊部的反抗并非毫無章法。
一些零散勢力開始暗中集結,他們利用熟悉的地形和民眾掩護,與鎮南軍展開拉鋸戰。
他們時常在夜色掩護下,突襲鎮南軍的營地,搶奪物資,殺死落單的兵卒。
對此,徐平下令加強營地防御,設置重重陷阱,同時派出大量探馬,深入山林和村落,搜尋這些反抗勢力的蹤跡。
一旦發現,便將其徹底剿滅。
在持續數月的清剿行動中,無數百姓受到牽連。
為了找出隱藏的反抗者,郭子韜與寧武時常對村落進行搜查。
稍有嫌疑之人,便會被帶走審訊,遭受非人的折磨。
鄉間,許多家庭因此而支離破碎,親人離散,哭聲在岳州的每一個角落回蕩。
與此同時,徐平并未忘記向朝廷匯報自己的“功績”。
他讓李正我準備好撰寫兩份呈表,一份送往大周,一份呈遞給大梁。
在給大周的奏折中,要言辭激昂的描述出自己如何率領鎮南軍浴血奮戰,最終成功拿下岳州。
將這場勝利描繪成自己為大周開疆拓土的功績,希望得到隆圣帝的全力支持。同時也要上表了各部的軍功,以及陣亡將士的撫恤。
而給大梁朝廷的上表中,更要義正言辭的指責姜安民通敵叛國,聲稱自己為了大梁安危,不得不出手剿滅姜安民及其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