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嘛……非要打我……”
“嗯?”
“啊是是是!”徐平趕忙點頭應聲。“師尊所言極是,徒兒對此確有忽略,考慮不周之處,多謝師尊提點。”
“徐平,你處它國,治政于下謹須時刻保持清醒,斷不可被些許小成所惑,利令智昏。”公孫妙善語氣轉嚴,將面紗再次戴回臉上。“定地方治政之策,要著眼長遠。
為師去過雍城,你在那兒興修水利,此行本為善舉,福澤后世。
但你可曾想過如何確保這些水利設施能長久發揮效用,又該如何維護管理,妥善經營?
倘若不能,那便是勞民傷財。
若只圖一時之得,追求速效,而不注重根基穩固與日后修繕,終有一日會傾塌,化為廢墟。”
聞言,徐平眉頭一皺,面露愧色。“徒兒只慮及春來灌溉,解一時之急,卻未思量后續之事。”
“目光短淺。”公孫妙善輕嘆一聲,隨后轉身坐回原位。“每一項政策施行,皆要有長遠規劃與后續保障舉措,深謀遠慮。
孟然會輔助你建立相應制度與機構,健全體系,負責水利設施之維護管理,確保其能造福于民,綿延不絕。”
“他還懂水利?“徐平抬頭看向對方,眼中帶著幾分疑惑。
“人皆有其長處,就看你如何挖掘。為師帶他們來輔助你,是為了替他們撈個一官半職?”月光下,公孫妙善輕捋發絲,眉下的雙眸仿若星辰。“治政于下,難免遭遇各種反對與阻力。
你不可剛愎自用,一意孤行,要善于思考,兼聽則明。
集眾家之言,無論正反,皆蘊含寶貴建議。即便有所分歧,細思之下,亦能感受其中之見。你要虛心接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從善如流。”
“這個您放心!徒兒日后定當多聽多看多思,博采眾長,定然不會獨斷專行,剛愎自用。若是……”
“又急!!”徐平話未說完,公孫妙善卻是出聲打斷。“岳州的舊臣幾乎被你屠戮殆盡。你治下之人皆為軍中從侍,你的話對他們而言就是軍令,無人敢反。
但這并不是好事,一言堂會讓你變得剛愎自用。你屠城殺俘,這個李正我一定勸誡過你,你聽了嗎?并沒有。
徐平,安邦治政不同于治軍,懷柔大于壓迫,分權大于集權。
你過于拽緊權柄,一旦政有偏僻,輕則勞民傷財,重則民不聊生。切記!”話到此處,公孫妙善從懷中掏出一份紙書。“為師替你草擬了一份政略,你可用作參考。”
接過紙書,徐平微微皺眉。“師尊,學宮不是不參與列國政務嗎?”
“怎么,你覺得為師在干預你治政?”言罷,公孫妙善的臉色變得有些不悅。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