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安勿躁!”周信再度拱手。“此消息會變成徐平逼迫太后委身于他,大梁皇室雖已傾頹,百姓卻依舊記著先帝的好。
徐平如此欺負孤兒寡母,強奪太后萬金之軀。此事傳開,非但他會為列國不齒,還會引起我朝百姓之民憤。”周信的聲音并不高,卻驚得顧秋嬋愣在原地。
見她有此反應,周信跪地叩首。“太后息怒,老臣此舉實屬無奈。
徐平執掌岳州,兵強馬壯,現在若不加以制衡,顧賊未除,我大梁便已危矣。
唯有讓其成為大梁百姓心中公敵,才能將之徹底拉到陛下的陣營。”
“本宮要怎么做?”顧秋嬋深吸口氣,強壓下心頭的怒火。
“待徐平受眾人聲討之時,太后站出來替力排眾議,主動將此事攬下,并稱此乃無稽之談,惡意言害。”周信輕咳幾聲,蒼老的眼神中帶著幾分惋惜。“當然,僅憑如此斷然不夠。
依我等昔日之謀,長公主長期以來對徐平冷言惡語,甚至挑明了立場。如今腹中胎兒已死,徐平不會再與長公主相交。
而老臣,更是傳出他行茍且之事的罪魁禍首。
沒有顧應痕和長公主,此賊手中便沒有了立足的根基。
太后對此一無所知,甚至當其受萬夫所指之時還替此賊說話。
此舉既能加深您與徐平之間的聯系,又能讓他對您心懷依托,從而徹底與您和陛下站于一方。
而這最后一步……便是拿老臣的人頭送給他做正身之名。”言罷,周信緩緩抬頭,眼神中透著堅定與決然。
“太師,你……要……”姜云裳難以置信的看著周信。
聽聞此言,周信緩緩點頭。“待太后找到老臣,老臣自會坦言污蔑。
如此一來,既平息了百姓之怒,太后亦能重拾清白。
用腹中胎兒和老臣的一條賤命,換取徐平和顧應痕斗個你死我活。此計,便算是成了……”
許久之后,姜云裳掙扎起身,朝著周信深深以禮。“待大梁海晏河清,云裳定會還太師一身清白,入太廟與歷代先帝相伴……”
“多謝長公主。”周信輕嘆一聲。“自打老臣簽下國書,早已沒了清白。即便背負萬世罵名,老臣亦不在意。”
一旁,顧秋嬋低頭沉思,心中也在權衡著利弊。“太師,顧應痕那邊呢?徐平也非愚蠢之輩,這二人豈會善罷甘休?”
“長公主滑胎,此事無論如何都與顧銘軒脫不開干系,徐平不會放過那么好的謀利之機。
屆時,此賊必然獅子大開口,要么索要禁軍,要么索要巖臺大營。一旦其開口,便已入套。
今夜之事,老臣已派人透露給了薛剛。
他對長公主一往情深,如今公主身子有損,此賊必獻殷勤。長公主只需讓其知曉滑胎乃是你和徐平共謀,再借他的口將此事告知顧應痕……
太后乃顧應痕之女。顧銘軒導致長公主滑胎,而徐平日前又強奪了太后的身子,此二賊間的矛盾會急劇攀升。
既生嫌隙,無論此二賊如何圖謀,最終都會產生裂痕,繼而徹底走向死斗。”周信言罷,緩步朝著南方走去。
當他行至窗前,挺直了佝僂的身子,撣理好身上的衣袍,隨后雙手交疊,緩緩跪拜于地,朝著皇室宗祠方向深深叩首。“老臣蒙明帝、宣帝知遇之恩,在朝數十年,卻未盡尺寸之功……九泉之下,無顏面見于大梁歷代君圣……”話到此處,周信深陷的眼窩中流出些許熱淚。“諸侯割據,外戚篡權,東有周狗,北有元賊,我大梁已是危急存亡之際……
老臣世受君恩,世食君祿,內無平亂之能,外無御敵之策……唯有以此殘軀,為我大梁再盡綿薄之力。
罪臣周信無能,俯首百拜君恩,唯愿先帝庇佑,得以再興大梁……”
…………………………………
(準備過大年,作者要掌廚,實在忙不過來。今日只更一章!彥祖們十五快樂!)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