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桌案上明黃色的圣旨,隆圣帝幾欲提筆,卻又將之放下。“讓朕再想想。”
此話一出,紀廉很快便反應過來。“劉公公,婚宴之事才過去多久?如今下旨收回成命,陛下的顏面何存啊?無論如何都得再拖個一年半載。”
隆圣帝緩緩合上圣旨,又將之放到了一邊。“老九說得對。徐家這兩父子,簡直把朕的臉皮放地上摩擦,可惡,可惡至極。
與其說元武,朕還不如好好收拾收拾他倆!盡不干些人事。”言罷,他一巴掌將徐滄上書的折子拍翻在地。
“還請陛下息怒!”劉辟俯身拾起,隨后再次進言。“倘若七殿下不合適,不如換我大周的公主送嫁過去?”
“不可!哼!哪有強國嫁公主于弱國聯姻之理?簡直倒反天罡。”隆圣帝尚未開口說話,紀廉卻是當場否決。“陛下,若是朝中皇子無合適人選,臣弟府中長子尚未有婚配在身,不如……”
“先不談這個,朕再考慮考慮。”隆圣帝吐出一口濁氣,閉目凝神,不停的揉捏著眼窩。片刻之后,他緩緩睜眼。“無論是聯姻與否,你去西境不合適。
鎮東軍若是異動,東君狡詐,又恰逢朝內多線作戰,他恐怕就不會伐金,反對我大周虎視眈眈了。”
“陛下,這個無妨!”紀廉只稍作思慮便開口回道:“倘若陛下擔心東盧使詐,臣弟可調黃安國領左武衛兩萬精騎先行。
而吳州有臣弟坐鎮,斷然不會有失。”
“哦?老九啊,你倒是大方?”隆圣帝頗有些詫異。“鎮東軍雖有十余萬建制,騎卒統共可只有三萬,將他們調去西線,你舍得嗎?”
“陛下,既是國戰,臣弟自當盡忠。既然韓忠連敗數陣,無論如何,臣弟也不能袖手旁觀。”話到此處,紀廉抬手抱拳,態度是極為誠懇。
“老九,你這是想通了?”隆圣帝故作驚訝,臉上帶著幾番審視。
聽聞此言,紀廉只稍作猶豫,很快便咬牙回道:“陛下,臣弟雖不才,也愿意為陛下分憂解難。
若陛下信得過臣弟,臣弟這就回去修書一封,即刻著手安排,調兵定平以協助大都督作戰。”
“替朕分憂?”隆圣帝緊緊盯著對方,眼神里滿是不悅。“蠢貨!你是替大周征戰于外,不是替朕,這江山是我紀氏列祖列宗打下的江山,你也姓紀。”
“還請陛下息怒!是臣弟失言!”紀廉佯作慌亂,連忙低頭垂目。“陛下放心,臣弟愿立下軍令狀,若不能協助大都督扭轉關外戰局,甘愿受罰。”
“如此說來,你很有把握?”隆圣帝沉思片刻,許久之后方才繼續開口。“此事容朕再行斟酌。你先退下吧。”
此話一出,紀廉只能行禮退下。待他離開殿內,望著遠處的宮墻,心中那叫一個無奈。好好的吳州不待,跑來京城湊什么勾八熱鬧?這下好了,門沒摸清,先丟了兩萬精銳出去。
“哎!老子真是服了,著了那兩個狗日的道啊……一個二個的,都是一群瘟神。臥真是槽了!”說著,他拂袖一揮,快步朝著宮門走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