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音落,退朝鐘聲響,薛剛被幾名侍衛領著帶出殿門。經過徐平時,他突然轉頭,眼中閃過一絲復雜。
望著他的背影,徐平不由得想起昨夜姜云裳的話:此賊搖擺不定,乃投機小人。要想讓他倒向咱們,推下懸崖后再行施恩,且點到為止。
恰在此時,傅康和孫振岳緩步而出。看著走在前頭的徐平,兩人對視一眼,心中雖疑惑他為何要替薛剛說話,但多半爺是為了借機拉攏此賊。
“國公,薛剛淪落到這個地步,他徐平本就是罪魁禍首,如今又出來說話,豈不可笑?“
傅康執掌京畿多年,雖不擅政謀,卻也非愚蠢之輩。他沉思幾息,旋即微微搖頭。“禁軍統領一職關系重大,也不是說換就能換的。春來草長,顧賊必當再回虎威,他時間不多,怕是想借機徹底掌控陛下。
無論如何,此二人反目已成定局,薛剛為求自保,興許真會轉投徐平。”
此話一出,孫振岳豪爽笑道:“雖不知徐平為何舉薦我來暫替薛剛之職,倒是可以借機安插些咱們的人手。不過話說回來,最讓我意外的還是顧應痕那個老賊,他居然會同意。”
“沒什么可意外的。徐平不會看著顧應痕將手伸入禁軍,他顧應痕同樣如此。
你既不是顧賊的人,也不是徐平的人,不過暫代罷了,又豈會計較那么多?
梁北之患讓顧賊分身乏術,不到萬不得已,他絕不會與徐平徹底交惡。此番徐平也深知此事,即便試探,卻也留了余地。
走吧,回府!”
朝會已散,一眾朝臣三兩成群,陸續離開皇宮。大道上漸漸冷清,唯有積雪被靴底碾過的聲音沙沙作響。
而另一邊,周信踏著積雪直奔偏殿。
暖閣里炭火燒得正旺,驅散了些許冬日的嚴寒。梁幼帝縮在龍榻上,案頭擺著未寫完的批注,臉上滿是愁容。
“陛下可是在為朝會之事煩心?”周信推門而入,解開狐裘,從袖中取出個檀木盒,臉上帶著慈祥的笑容。“老臣特意尋來的蜜餞,乃寧州進貢的青梅所釀,酸甜開胃。”說著,他將蜜餞遞到幼帝面前。
幼帝接過蜜餞,卻無心品嘗。“太師,今日朝會...徐少保和外公針鋒相對,我是不是不該聽徐少保的?”
“自然不是……”周信拂須一笑,在蟠龍紋腳踏上坐下,語氣頗為和散。“陛下圣明。徐少保此舉,表面是體恤將士,實則包藏禍心。
他手握重兵卻干涉祭祀事務,分明是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啊。祖祭乃關乎陛下顏面之大事,他這是拿陛下的臉面去收買邊疆的民心啊。陛下且不可被其蒙蔽,當早看清此人。
且太后與徐平之事并非捕風捉影,此等穢亂后宮之舉,陛下要銘記在心,日后尋得時間再秋后算賬……”
說話間,見幼帝皺眉,周信突然又話鋒一轉,壓低聲音開口賀道:“不過陛下今日能獨立決斷,已是明君氣象。只是這祭祀之事,關系國運......”他頓了頓,觀察著幼帝的反應,又繼續說道:“老臣知曉陛下難處,陛下只需尋得那半塊令牌,有老臣輔佐,陛下自可成事!”
“是,是嗎?”聽聞此言,梁幼帝拾起蜜餞送入口中。“朕稍后便去給母后請安……”
“如此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