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硬壓著司徒孝康推行三年,其結果?一眾世家聯合朝臣抗命,暗中煽動流民叛亂,為此,韓布平叛四年方才還朝。
斷人利益如掘人祖墳,鬧得最兇的便是三王。繼續下去,大周早已覆滅……”
“陛下是帝王,行事卻需顧全大局!可正是這大局二字,往往斬斷了前路。”公孫妙善拿起酒壺,又飲下一口。“陛下想要天下安,終究要落在民心二字之上。”
隆圣帝聞言,忽然笑了,笑聲中還帶著幾分憤慨。“所謂民心?朕當年駐守涼州,每見百姓易子而食,也曾立誓要讓天下人有飯吃、有衣穿。
如今看來,不過臆想罷了。
民心最是金貴,也最是廉價。你給百姓一碗飯,他們會念你的好;可一旦你要動世家的利益,世家又會裹挾這群愚民罵你“昏君”。(注釋:比如雍正帝推行的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除了大量世家貴族和地主商賈,罵他的百姓也不在少數,甚至比地主階級還多。)
看看歐陽正奇吧!他截留朝廷賦稅,給流民佃戶分了不少田地。可真當南境生亂,此地百姓有誰還念著他好?誰還記著過往舊情?
他們巴不得鎮南王府覆滅,巴不得歐陽正奇一家死絕。這就是你口中的民!!!!!”
“……”聽聞此言,公孫妙善沉默了。“倒是妙善唐突了……”
“你可不是唐突,你只是沒有身處在朕的位置。”說罷,隆圣帝目光一凝。“所以你評判不了朕的對錯!”
“也許吧!”公孫妙善緩緩起身,整理好衣袍便邁步離去。“此來叨擾,多有得罪!望陛下海涵,告辭了……”
“萬峰嶺這一戰,夫子沒興趣看嗎?”隆圣帝同樣起身,山風將其龍袍吹得獵獵作響。“朕給了他機會,也給了大周機會。
倘若他能贏,南境便交給他。朕可以讓他去試,去闖,或許能闖出條不一樣的路。若他敗了,便退回岳州,去往虎威馳援。而大周的前路,朕還得自己走。”
聽聞此言,公孫妙善駐足回首。“是該說陛下胸襟如海,還是說陛下太過心大!“
對方的話雖帶著幾分戲謔,隆圣帝卻并未因此而動怒。“那小子的確是一身反骨,不甘屈居人下。可朕不怕他有野心,就怕他沒能力。
若他真能扛起天下,即便這龍椅換個人坐又有何妨?朕要的,從來不是紀家天下,而是天下大統。”
:<a>https://5141e448d.xyz</a></p>